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昭陵

昭陵

清皇室祖陵。又称北陵。位于盛京(今沈阳市)西北10里隆业山,为清太宗文皇帝皇太极、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合葬陵。始建于崇德八年(1643),顺治元年(1644)竣工。八月,奉葬皇太极灵柩于此。宝城周61.3丈,墙周570丈许,占地450万平方米。前为方城、明楼。楼前享殿名隆恩殿,殿制3楹,左右配殿各3楹,门为隆恩门。神道南为神亭,外为红门。顺治八年(1651)封昭陵山为隆业山。十三年(1656)于四周立界。康熙二年(1663),改造地宫。三十一年(1692),重建昭陵大殿。陵地宏敞,辽水右回,浑河左绕。秋多红叶,风景怡人。建筑仿明陵,亦保留满族特色。康熙朝建玄烨御笔“大清昭陵神功碑”,派兵专守。近陵10里内立红、白、青木桩3道,凡白桩之内,禁樵采耕牧。青桩之内禁设窑烧炭,护卫森严。

猜你喜欢

  • 守兴

    见“萧思温”(1997页)。

  • 仓央嘉措

    1683—1706即六世达赖喇嘛。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著名诗人。原名计美多吉协加衮钦。藏族。生于藏南门隅纳拉宇松。自幼随母劳动。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被第巴桑结嘉措认定为五世达赖喇嘛转世

  • 贞祐宝券

    金代钞币名。金末,连年对蒙古用兵,经常加印钞币,以解决财政困难。贞祐三年(1215),以原发行的“贞祐交钞”贬值过甚,每贯仅值一钱,遂改行“贞祐宝券”。并禁止行用铜钱。“宝券”行用不及1年,又因贬值太

  • 兀鲁忽乃

    见“斡儿乞纳”(2427页)。

  • 索赤赞普

    吐蕃王朝传说中的第四位赞普。姓勃窣野。※定赤赞普与索塘塘王妃之子。藏史称以其曾祖※聂赤赞普为首的七位赞普为“天墀七王”,其为之一。卒,子美赤赞普嗣。

  • 室得部

    奚(又作库莫奚)族部落名。为早期五部之一。最早见于《周书》,据该书称:“库莫奚,※鲜卑之别种也。其先为※慕容晃所破,窜于松漠之间,后种类渐多,分为5部:一曰※辱纥主,二曰※莫贺弗,三曰※契个,四曰※木

  • 子弟书

    满族旧日鼓词曲艺作品。全称“清音子弟书”。八旗子弟创作,故名。内容以明清小说或元明清杂剧、传奇以及北京风土人情为题材。有词有曲。词一般以7字句为主体,分短段与长篇。短段数十句乃至百句;长篇有数回乃至数

  • 色固鼐

    见“益喜策丹”(1946页)。

  • 把什

    即“榜什”(2420页)。

  • 尚白

    蒙古族传统习俗。自古以来,居住在大漠南北的蒙古族,与白色有不解之缘,以游牧为业,牧放白色的羊群,食用白色的奶和奶制品,住白色的毡帐,穿白色的羊皮袄,使他们对白色产生亲切敬爱之感,以白色为圣洁、高贵、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