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更六兀

更六兀

布依语音译,意为六月六节。亦称“过小年”、“祭田公田母”、“敬盘古”。布依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整个布依族地区。通常于夏历六月初六举行,亦有在六月十六或二十七日过节的。节日来源,传说不尽相同。多数地区相传布依族始祖盘古氏发明水稻栽培技术,与龙王女婚配,生子新横,后因生母返回龙宫,新横为继母所不容,遂上天控告,并发誓毁掉水稻秧苗,以绝继母活路。经继母祈求,并答应每年六月六率子孙杀猪宰牛包粽子供奉他,始作罢。相沿至今乃成节日。安龙地区布依族则传说在清同治九年(1870)六月初六聚众起义,反对兴义县、安龙县地主豪绅屠杀抢掠,取得胜利,遂定是日为纪念日。祭祀活动有1天、3天不等。节前村村寨寨杀猪、宰牛、包粽子,家家户户备酒、肉、粽子、五色糯米饭,祭祀祖先与谷神,祈求五谷丰登。各地祭祀各有特色:有的兴杀狗祭谷;有的用白纸做成三角形小旗,沾上鸡血、猪血或狗血,插到田间,于田边举行祭奠,谓可免蝗灾;紫云、长顺等地于是日赶场,进行物资交流;贞丰、兴义等地于是日举行“躲山”活动,男女青年云集“六月场”赶街、歌舞作乐。

猜你喜欢

  • 比拉勒·艾则孜

    1920—1945民国时期新疆乌孜别克族诗人。又译波拉勒·艾则孜。新疆伊宁人。1938年开始写作。作品感情真挚,富有思想性,多为歌颂祖国及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英雄儿女。1945年在阿克苏与黎特夫拉·

  • 雅木布乌格衣

    明代蒙古的贫民。为※阿达克中最贫穷的人。没有牲畜,为领主服劳役。被领主和上等平民(赛音库蒙)视为“卑贱者”,有的沦为领主的奴仆。

  • 蒙古尔

    土族语音译,意为“蒙古人”。青海互助、大通及甘肃省天祝一带土族的自称。参见“土族”(63页)。

  • 撒里畏兀儿

    见“撒里畏吾”(2494页)。

  • 宁夏蒙回师范学校

    学校名。地在今宁夏银川市中山北街。1919年由宁夏护军使马福祥创办。初设高、初小学各1所。1921年又置师范班,学制两年。学生主要为回族,有少数蒙、满、汉族。课程有:文、史、数、理、体育、美术、音乐、

  • 结古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青海玉树县结古镇木它梅玛山。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西藏萨迦派大喇嘛当钦哇·嘉昂喜饶坚赞至此传教,在当地扎武部落头人支持下建寺。后成为萨迦派在玉树北部的主要寺。此寺依山而建,殿堂僧

  • 契丹南枢密院

    见“汉人枢密院”(618页)。

  • 冷支

    见“令支”(578页)。

  • 宛邑

    古邑名。春秋战国时为楚地,即今河南南阳市。秦昭襄王十五年(前292),大良造白起攻楚,取宛,即此。后,秦昭王置县,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市。北周改名上宛县。南北朝时,境内※廪君蛮或※槃瓠蛮后裔,渐向北迁,至

  • 冯家升

    1904—1970中国当代著名民族史学家。字伯平,山西孝义县人。早年就读于汾阳河汾中学、汾阳铭义中学。1927年考入燕京大学史学系。1931年在燕大考取研究生,毕业后获硕士学位。1934年先后在燕京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