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朝鲜文

朝鲜文

我国朝鲜族使用的文字。朝鲜文创制以前,朝鲜族曾长期使用汉文,后来又借用汉字的音和义来拼写自己的语言,称为“吏读”。公元15世纪朝鲜开始创制适合自己的语言特点的文字。1444年由世宗李祹主持,在许多学者的参与下完成了这项工作,于1446年以“训民正音”为名颁布使用。至今,这一名称仍被一些人沿用,称现在的朝鲜文为“正音文字”。朝鲜文是一种音素文字。最初有28个字母,其中辅音字母17个、元音字母11个。辅音字母中,有5个是基本字母,其它辅音字母都是在这几个字母的基础上稍加变化而来的。元音字母有3个基本字母,其它则由这3个字母组合而成。在“训民正音”中,字母的排列顺序是辅音在前,元音在后。辅音字母按牙、舌、唇、齿、喉、半舌、半齿的顺序排列;元音字母按基本字母、初生字母、再生字母的顺序排列。“训民正音”选用了23个汉字代表字母的音值,但没有规定字母的名称。朝鲜文问世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曾和汉文、“吏读”同时使用。1527年崔世珍在《训蒙字会》中对“训民正音”作了改进,去掉一个辅音字母,规定了字母名称。19世纪末汉文和“吏读”停止使用,朝鲜文成为唯一正式的文字。1933年朝鲜语学会颁布《朝鲜语缀字法统一案》,增删了一些字母,正式规定了字母名称,规范了拼写法。1954年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对朝鲜文进行改进,取消了朝鲜文中过去一直夹用的汉字,重新修订了字母表,对拼写法的规范提出改进方案。现在我国朝鲜族使用的就是这种改进后的朝鲜文。南朝鲜仍在使用夹用汉字的朝鲜文。现行的朝鲜文有40个字母,其中19个表示辅音,21个表示元音。笔顺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拼写时以音节为单位,字形叠成方块状。字母没有大小写的区别。印刷体和手写体差别不大。在“训民正音”时代行款是从右到左竖写,现在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通行从左到右横写,南朝鲜横竖均可。

猜你喜欢

  • 刀贡蛮

    明代云南南甸傣族首领。百夫长刀贡孟之孙。建文三年(1401),祖卒,袭南甸百夫长。永乐五年(1407),入贡方物马匹,钦命升任腾冲千户所(治今云南腾冲县)千夫长兼试千户。请照湾甸州刀景发例,另立衙署,

  • 苏温

    过去云南景颇族地区村寨头人称谓。最早具有长老性质,村寨内较大的姓氏通常都有一人,由同姓人众推举能联系群众,具有处理公共事务能力者担任,但须经山官认可,由山官赠刀一把,表示授权管理寨内事务。其职责是协助

  • 乡老

    参见“学董制”(1536页)。

  • 仰思多万户府

    明代乌思藏地方官署名。建置年代不详。辖地在今西藏江孜地区。洪武十五年(1382),万户公哥帕遣镇抚汝奴藏卜、僧哈麻刺入朝贡兜罗帽、铁骊绵等物。洪武帝赐汝奴藏卜文绮、袭衣、钞及乌茶200斤;赐僧哈麻剌文

  • 吃姊妹饭

    苗族民间节日。又称姊妹节。源于母系社会氏族外婚制。后相沿成俗,演变成节日。每年农历十二月和第二年三月间举行,各地有所不同。以寨为单位,备酒宴邀请外村寨青年及亲友。宴席上备有五颜六色的糯米饭。进行男女青

  • 白法信

    西夏初期高僧。被封为国师。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奉景宗元昊敕,主持译经,将汉文佛经译为西夏文,开西夏译经先河,对西夏佛教发展有重大贡献。或为龟兹人。

  • 格旺

    藏语音译。旧时四川阿坝嘉绒藏族地区土司衙门职员,亦称“家具管家”。专管官寨各种家具的保管和维修。由8户上等百姓轮流担任,每次1人,一月一换,任职期间自带口粮,无津贴。世袭。

  • 寒水镇巡检司

    明代四川羌族地区土司名。高姓,原籍顺天府霸州(今河北省霸县)。元时为万户,守汶川(今四川汶川县)寒水镇。明初,朱元璋以其归降迟,降职巡检(并置有寒水驿)。势弱,屡受草坡羌之骚挠。天启(1621—162

  • 李克用

    856—908唐末节度使、五代后唐王朝奠基者。西突厥别部沙陀人。本姓朱耶(一作朱邪),祖籍陇右金城(治今甘肃兰州西北)。代北行营节度使、阴山府都督※李国昌(朱邪赤心)第三子。生于神武川之新城(即黄花堆

  • 沙阿鲁阿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沙阿鲁阿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使用人口现在只剩了几十个,居住在高雄县荖浓溪上游,桃源乡的桃源和高中两个村中。沙阿鲁阿人和布农人杂居,日常生活中都已使用布农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