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不花
元朝宦官。又作王不花。高丽人。朴氏。与顺帝完者忽都皇后同乡,以宦官入事皇后,受宠幸,官至荣禄大夫、资正院使,执掌皇后财赋。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与皇后谋使顺帝禅位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为丞相太平所拒,未果。次年,太平罢相,与丞相搠思监、宣政院使脱欢结党擅政。二十三年,为监察御史也先帖木儿等劾,得皇后庇护;复为集贤大学士、崇正院使。二十四年,与搠思监倚扩廓帖木儿为外援,诬孛罗贴木儿等谋反。孛罗帖木儿领兵逼京师(今北京),声言清君侧之恶,必得朴不花始退兵,被缚送至军前处死。
元朝宦官。又作王不花。高丽人。朴氏。与顺帝完者忽都皇后同乡,以宦官入事皇后,受宠幸,官至荣禄大夫、资正院使,执掌皇后财赋。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与皇后谋使顺帝禅位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为丞相太平所拒,未果。次年,太平罢相,与丞相搠思监、宣政院使脱欢结党擅政。二十三年,为监察御史也先帖木儿等劾,得皇后庇护;复为集贤大学士、崇正院使。二十四年,与搠思监倚扩廓帖木儿为外援,诬孛罗贴木儿等谋反。孛罗帖木儿领兵逼京师(今北京),声言清君侧之恶,必得朴不花始退兵,被缚送至军前处死。
明嘉靖年间腊尔山地区苗民起义。腊尔山地处湘、川、黔三省交界地区。嘉靖十九年(1540),该地连遭旱灾,粮食欠收,而土司和卫所官吏苛虐无度,民不聊生,奋起反抗。二十二年(1543),贵州铜仁平头苗首领※
蒙古各盟旗驻南京办事处所办刊物。1930年10月10日创刊。铅印,16开,蒙汉合璧。社址在南京花牌楼太平街56号。办事处成立后,曾发行《蒙文报告》,每周一期,不久改为旬刊,自第37期起改为周刊,不出售
地名。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平原(亦称土默川)。秦汉以前称※云中川,北魏时称※敕勒川,隋唐时期称※白道川。五代时期又称哈罗川。辽金以后称丰州滩或丰州川。其前后史地沿革、民族居迁详“丰州滩”(198页)。
我国布依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使用人口约212万。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安顺地区及贵阳市郊。布依语分为黔南、黔中和黔西3个土语,或依次称为第一、第二和第
?—1102宋代青唐(今青海西宁)主。又名邦彪篯。※阿里骨子。初受宋封鄯州防御使。绍圣三年(1096),父卒。十月,继承王位,次年,受宋正式册封为西蕃邈川首领、河西军节度使、检校太傅。性嗜杀、多疑。听
见“秃发利鹿孤”(1084页)。
见“木鹿城”(257页)。
见“粆离尀”(1944页)。
“侬峒起义”后建立之国号。北宋宝元二年(1039),侬存福建于广源州(治今越南北部高平省),同年被交趾李氏王朝所灭。详见“侬峒起义”(1462页)。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至顺二年(1331),斡即受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