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杨光先

杨光先

清初天文学家。字长公,江南徽州府新安卫(今安徽省歙县)人。回族。明时为新安所千户。崇祯十年(1637),因弹劾大学士温体仁、给事中陈启新、遭廷杖,谪戍辽西。清顺治(1644—1661)中,以德国人汤若望、比利时人南怀仁,在钦天监以西法造时宪书,颁行天下。即赴京叩阍,进所著《摘谬论》,指出钦天监监正汤若望新历书之十谬,又进《选择议》,斥汤若望选择荣亲王安葬日期误用洪范五行。顺治帝遂免汤职,以其为钦天监监正,吴明烜为监副。议复回回科,不得请,乃推算历法。康熙八年(1669)春,南怀仁劾奏吴明烜所造康熙八年七政民历内,有差误。又为吴明烜辩护,被革职回籍,卒于途。

猜你喜欢

  • 海陵王

    见“完颜亮”(1145页)。

  • 平定准噶尔方略

    书名。乾隆三十七年(1772)傅恒等奉敕编纂。有前、正、续三编。首编54卷,自康熙三十九年(1700)七月乙未起,迄于乾隆十八年(1753)九月壬申;正编85卷,自乾隆十八年十一月甲戌起,至乾隆二十五

  • 契丹、女真、蒙古对北方杂居诸族人的泛称。又作“乣”。一说“乣”为契丹字,“糺”为汉字,用时相混;一说汉字“糺”是契丹字“乣”的译字;一说两字皆是汉字,“糺”为正宗,“乣”为俗写体,或为别字。“糺”字最

  • 回回炮

    又称“西域炮”。元代用以攻城的一种抛石机。至元九年(1272)回回人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创制并由回回军士执掌和教习,故名。其法是在机梢头,安放大石,后座只用少数人操纵机关,猛压梢头,巨石随竿抛掷空中,坠

  • 达仓·洛桑饶登

    1676—1745清代藏族高僧。出生于青海碌曲河岸德塘巴氏家族。13岁在德塘出家,法名顿珠策仁。19岁朝拜拉萨热振寺,入哲蚌寺郭芒札仓学经,在衮噶沃色前受沙弥戒,受六世达赖仓央嘉错经教。25岁负责建吉

  • 喀尔喀车臣汗部中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东至察克布拉克接本部中末后旗界,西至讷固尔格图乌苏接本部右翼中右旗界,南至温都尔哈喇陀罗海接土谢图汗部左翼中旗界,北至库特肯额里雅山接车臣汗旗。有佐领3。会盟于克鲁伦巴尔和屯盟。

  • 小帅

    古代乌桓、鲜卑等邑落首领的称号。邑落为部落的分支,“数百千落自为一部”(《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邑落各有小帅,不世继”(《三国志·乌丸鲜卑传》),由推举产生,执掌本邑落事务,调解纠纷。隶属大人统

  • 春晖阁诗钞

    书名。清代回族文史家※蒋湘南撰。为其代表作之一。凡6卷,大部分诗歌收入此书。由其好友洪符孙从旧刊诗集中选出200余首,以书屋“春晖阁”名之。初刊于道光十六年(1836)。同治八年(1869)又由潘筠基

  • 兰陵王入阵曲

    南北朝和隋唐时乐舞曲名。以语兰陵武王高长恭入阵勇战状而得名。长恭,一名孝瓘,文襄王高澄第四子,北齐王宣帝高洋侄。史称其“貌柔心壮,音容兼美”,自以为不能使敌人畏惧,常戴面具出战。东魏武定元年(西魏大统

  • 左克

    朝鲜语音译,意为“坎肩”。朝鲜族传统服饰。流行于延边等地区。男子必备,老年妇女亦穿。形如西服坎肩,老年穿的肥大。有3个口袋,5个扣。多为黑色或淡青色,也有灰色的。分为单层和夹层。单层坎肩,多为青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