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款族

款族

藏族古族部名。《元史》载:“帝师八思巴者,土番萨斯迦人,族款氏也,相传自其祖朵栗赤,以其法佐国主霸西海者十余世。”《大元帝师癹思八行状》载:“初,土波有国师禅怛啰乞答,具大威神,累叶相传,其国王世师尊之,凡十七代而至萨师加哇,即师之伯父也。”萨斯迦属元宣政院辖地,置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于此,地在今西藏自治区萨迦。禅怛啰乞答或指吐蕃时之鲁亦旺波,曾于唐大历十四年(779)在桑耶寺剃度出家,为藏族最初出家僧人“七觉士”之一,萨师加哇,即萨斯迦班智达公哥坚藏,简称萨班,为宋代吐蕃高僧,曾于宋淳祐七年(1247)发表著名的※《致乌思藏蕃人书》,劝说吐蕃各地僧侣官民归顺蒙古;八思巴,名洛卓坚藏,曾受元世祖封为国师、帝师、大宝法王,领宣政院事。其后,元代历朝皇帝均以款族(或以其弟子辈)高僧一人封为帝师,领宣政院事,管理全国佛教寺院僧尼及吐蕃全境军民。帝师之子弟中有多人尚元帝室公主、长公主,受封为白兰王、诸王等世袭王爵,其弟子辈亦有多人受封为国师、司空、司徒、国公等名位。至治二年(1322),属帝师一系之款族,分为细脱、仁钦岗、拉康、都却等四大方丈。后都却方丈独存,其余三方丈皆绝嗣。入明,款族高僧中仍先后有人受封为大乘法王、灌顶大国师、国师、禅师等,其萨迦寺历届寺主,例由款族都却方丈之人充任以传。

猜你喜欢

  • 关于抗战中民族问题提纲

    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纲领性文献。1940年7月,经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拟定,由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提纲主要以蒙古族为例,论证了蒙古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的特点,指明日本帝国主义对蒙

  • 盛世才

    1897—1970民国时期新疆地方军阀。字晋庸,辽宁开原人。汉族。早年毕业于上海吴淞中国公学专门部政治经济科。1917年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1919年作为留日学生代表回国参加请愿

  • 速古儿赤

    元朝蒙古官名。又译“速古而赤”、“舒库尔齐”。掌服御事者。《元史·兵志》:“掌内府尚供衣服者,曰速古儿赤。”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执事之一。文宗天历(1328—1330)初,置奉御24员,其中

  • 速檀

    阿拉伯语sultan的音译。又译算端、素丹、锁鲁檀、苏勒檀等,今多译苏丹。原意为“力量”、“权柄”,后引伸为“统治者”、“君主”。伊斯兰教国家统治者的称号。10世纪伽色尼王朝创建者马赫穆德始用此称号,

  • 蒌珂忍

    契丹语,意“龙虎”。辽道宗清宁四年(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奉使契丹的宋吏王易于《燕北录》中记:“诸番兵以蒌珂忍为号,汉语龙虎二字也。”

  • 什钵苾

    即“突利可汗”(1759页)。

  • 小蔑孤

    见“大蔑孤”(90页)。

  • 宜孙河

    河流名。又称伊逊河、伊苏河,俗称羊肠河。滦河支流。发源于西翁牛特旗西,虾蟆岭南麓,隔岭之西北有英金河及西拉木伦河。东南流百余里与书库里岭河会,又合拜布哈河,稍偏西南流,入滦河。清代迄今沿河一带,为蒙古

  • 阿史德颉利发

    唐代后突厥贵族。又作哥解颉利发。毗伽可汗大臣。开元十二年(724)七月,受毗伽可汗遣赴唐求亲。在长安(今陕西西安)深受礼遇,曾随玄宗野猎。唐朝以其位轻礼薄,终未允婚,八月,离长安返归。

  • 察达克

    清代阿尔泰乌梁海宰桑。初隶准噶尔部。乾隆十九年(1754),归附清朝,授总管。次年,率兵赴额尔齐斯河招降包沁鄂拓克宰桑,授副都统,予总管赤伦副都统衔。后受命招抚乌梁海人众,编赤伦及其辖众为7佐领。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