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

门巴族传统民居。门巴语音译,意为“石砌碉堡”。与藏族碉房的建筑形式有相似处,又独具特色。房高而坚固,呈四方形,石砌的四周墙壁厚且略向里倾斜,以木作柱,房顶为双斜面的薄板瓦,上压石块。通常为3层,楼层间铺木板。底层为畜厩,中层住人,上层堆放柴草和杂物。门一般开向东、朝南,门前设有用原木搭成的晒台,用石砌或木板作的阶梯通楼下。居室多为一大间,有小窗,屋中央有3石作支锅架的火塘,其四周是炊事、吃饭、待客和歇宿等活动场地,沿墙陈设若干个※嘎木,亦有用木板间隔出小房,并另设门窗。此居俗流行于门隅北部地区。

猜你喜欢

  • 贵州通志

    书名。自明永乐十一年(1413),贵州始建行省以来,历明、清、民国相继修纂该省通志,共达8部之多。其中明修有嘉靖本,谢东山、张道纂;万历本,沈思充、许一德纂;崇桢本,龙文光纂。清代有康熙本,曹申吉、潘

  • 秃发乌孤

    ?—399十六国时期南凉建立者。河西鲜卑人。秃发氏。※秃发树机能后裔。父思复鞬死,嗣为首领。务农桑,礼俊贤,治政刑,修邻好,励精图治。晋太元十九年(394),受后凉吕光封为冠军大将军、河西鲜卑大都统、

  • 北魏献皇帝

    见“拓跋邻”(1356页)。

  • 光兴

    汉(匈奴)刘聪年号。310—311年,凡2年。

  • 东西昭怙厘寺

    又称崔犁大寺。位于新疆库车县北约20公里渭干河两侧。塔、庙隔河相望,故名东西昭怙厘寺。唐代高僧玄奘曾至此礼佛,是古龟兹国著名寺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塞种

    西域古族名。又作塞人。西方称“萨迦”或“塞克”、“斯基泰”、“西徐亚”。为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族的一支。从事游牧,长于骑射,崇拜太阳与火。公元前2世纪以前,遍布于中亚药杀水(今阿姆河)以北以及伊犁河流域、

  • 马维骐

    ?—1910清末将领。云南临安府阿迷州(今云南开远县)人。回族。自幼好武喜兵。咸丰八年(1858),以武童入营,随岑毓英军镇压杜文秀回民起义军,累升至都司。光绪元年(1875),从征腾越义军,补游击加

  • 金牌信符

    见“金铜信符”(1478页)。

  • 俄都木

    牛乳制品的一种。鄂温克语音译。流行于内蒙古陈巴尔虎旗地区。制法:将酸奶倒入锅内,加火烧热使水分解出来,取出水后再继续加火排除水分,成粘性碎块,遂成。喝茶时的传统食品,代替面包和点心,也是款待客人的美味

  • 广济寺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俗称锦州塔。座落在今辽宁锦州旧城北部。建于辽道宗清宁三年(1057)。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实心砖塔。高56米余。塔基高大,为须弥座式。以斗拱挑承勾栏。首层塔身刻门窗、佛龛等,每面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