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毛怜卫

毛怜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摩琳卫。明置建州卫后,于永乐三年(1405)三月派人到图们江与东海滨一带招抚女真诸部。五月,毛怜等处女真首领把儿逊受招。十一月,偕64人入朝,明廷命设卫,以把儿逊等为指挥,千百户等官,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币等。八年(1410),把儿逊为朝鲜所杀。九年,明命建州卫指挥释家奴(即李显忠)之弟猛哥不花为毛怜卫指挥使。猛哥不花以屡从征蒙古有功,升右军都督府佥事。其地初在今吉林省嘎呀河以东地区,永乐后期西迁至鸭绿江北,后为建州的一部。

猜你喜欢

  • 逸可汗

    见“乙息记可汗”(5页)。

  • 侗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甘”、“更”或“金”。分布于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交界地区和湖北西南一带。人口2514014 (1990年)。其分布以贵州黎平、榕江、从江、锦屏、天柱、剑河、镇远、玉屏,湖

  • 葱茈羌

    ※西羌的一支。汉魏时与白马、黄牛羌分布于※婼羌以西至葱岭间的西域南山(昆仑山)中。各有部落首领,与南道诸国相邻。《三国志·魏书·东夷传》注引《魏略·西戎传》称其为“月氏余种”。

  • 脱脱哈

    ?—1320元朝大臣。又译脱忒哈、秃秃合、秃忒哈、秃土哈。蒙古阿儿剌氏。广平王※玉昔帖木儿第三子。袭广平王爵。延祐六年(1319),由御史中丞进御史大夫。七年正月,仁宗卒,奉皇太后答己旨,与中书右丞相

  • 勐丘

    明代云南顺宁土官。布郎族。土知府勐吾子。洪武二十三年(1390),袭职为顺宁(今云南凤庆)土知府。与土知府子丘等,拒绝向明朝输赋,并自相仇杀,争夺统治权。明廷大理卫指挥郑祥,移师至甸头征讨,寨破,请降

  • 风神祭

    朝鲜族祭祀习俗。流行于延边等地区。今已不盛行。相传夏历二月一日,风神将携带女儿或儿媳降于人间,十五至二十日之间返回天庭。俗信风神带女儿来,则年内风大干旱;带儿媳来,则年内风调雨顺。故百姓往往于当院设坛

  • 麦秀·楚成嘉措

    清代拉卜楞寺高僧。藏族。又名贡却三培。出生于麦秀官人家族。入拉卜楞寺经院,在华热·丹却座前学习五部大论,通过多然巴立宗。任扎仓格贵和大经堂协熬。任密宗学院喇嘛翁则师时,严格督行寺规纪律。著有《嘉贝样讲

  • 全宁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中书省。治所全宁县(今内蒙古翁牛特旗)。弘吉刺部世居该地。成宗元贞元年(1295),济宁王蛮子台驸马与鲁国大长公主囊加真于驻冬地建全宁城。大德元年(1297),建全宁府。七年,升全宁

  • 苏执义

    西夏大臣。枢密承旨※苏执礼兄。夏仁宗时(1140—1193)官御史大夫。大庆四年(1143)四月,夏州地震,居民陷没,谏言恤民疾苦。仁宗李仁孝下令,震灾之州,死者2人免租税3年,1人免租税2年;伤者免

  • 阿哲濮

    部分彝族的自称。亦作阿格濮。他称阿哲。原为地名,后演变为部落、支系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弥勒、开远、易门、通海、双柏、华宁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