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民族

民族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度解释互异。在欧洲,公元前已有此词,公元前五世纪希腊已较普遍地使用。至近现代呈多元繁杂状态,有的划分为政治民族或社会民族,有的以自然要素来界定民族,德国政治家布伦奇利的学说最有代表性,认为具有八种要质:一、开始时同居一地;二、开始时同一血统;三、同肢体形状;四、同语言;五、同文字;六、同宗教;七、同风俗;八、同生计。中国古代“民”和“族”并不连称,近代方从外国借用。最早似始见于1899年梁启超的《东籍月旦》一书,后梁氏将布氏的民族概念详介到中国,才普遍使用。近现代一般把中国古代的许多族体,都称作民族,如章太炎、梁启超及稍晚的林惠祥、吕思勉、王桐龄等,均把古代苗、蛮、夷、胡、戎、匈奴、肃慎、百越等族体称为民族,但解释互异。孙中山提出形成民族的五种力:血统、生活、语言、宗教、习俗,此说影响很大,为时人所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了更加深刻的研究和科学的解释,分别把语言、地域、经济、生活等要素作为民族构成的特征。斯大林则系统地论述了民族的四项特征,即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和表现于共同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成为马列主义关于民族的定义,为普遍所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以此定义为指导,作为识别民族的基本依据。20世纪50年代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民族调查,对基本上具备此四项特征的,都认定为民族,经政务院(国务院)批准,先后认定了56个民族。学术界对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有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是指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形成的族体,一种认为它同样适用于前资本主义时期形成的族体。现在,一般用古代民族和现代民族来划分历史上的民族和现代的民族。民族和氏族、部族、种族不同。氏族和部族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们共同体,种族主要是以人自然的生理特征为标志的人们共同体,民族则主要是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人们共同体。不同时期的人们共同体,有不同的划分概念。如古代民族、古典民族、现代民族、资产阶级民族即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等。中国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民族”的概念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同时,还有侧重于政治特征划分民族的,如压迫民族、被压迫民族;侧重于发育程度划分民族的,如文明民族、野蛮民族等。民族有其自身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民族产生的上限,从大的时期来划分,一般有两种观点,一种是按照普遍的规律,民族一般是由部落,有的还经过部落联盟的阶段发展形成的。其时间大致在原始社会的后期。有的民族则是在原始社会以后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产生的,是由一些民族分化出来的人们重新组合而形成的。第二种观点认为,民族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形成的。民族的完全消亡,是在全世界各民族互相融合,失去自己的特征,整个人类形成一个新的人们共同体的时候。这个时候当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以后,先是有阶级消亡,而后是国家的消亡,而后是民族的消亡。从个别民族来说,有的是在历史发展中被别的民族所同化而消亡的,这种现象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

猜你喜欢

  • 邹森青

    ?—1948辛亥革命志士。湖北汉川人。回族。1903年,投入湖北护马队为前哨兵。1904年,随营到襄阳,改为常备军。1906年,该部扩编为陆军第八镇骑兵第八标,任二营右队头棚正目。曾被授五品军功奖。1

  • 吐吉

    参见“始毕可汗”(1550页)。

  • 兀良哈万户

    明代东蒙古※六万户之一。一译“乌梁海”,明人称之为“黄毛”。兀良哈为一古老部落,居于贝加尔湖东西的原始森林中,部分进入南部草地及不儿罕山(今肯特山)。骁勇善战,曾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立过显赫战功。其东迁

  • 钦定续纂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书名。简称《续纂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前后有五部。一为嘉庆十七年(1812)敕撰,十九年(1814)殿刻;满汉合璧,分48卷,48册。二为道光十六年(1836)敕撰,十九年(1839)殿刻;满汉合璧,7

  • 司禾府印

    汉代西域屯田官员印。1959年出土于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东汉合葬墓。桥纽方形,煤精质地,篆书体。通高1.7厘米,边长2厘米。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 威福军司

    西夏监军司名。全称黑山威福监军司。夏景宗李元昊建国时建,为西夏初期十二监军司之一。驻地在宁夏境内河套地区。备御契丹。一说在居延故城(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境)。

  • 提举峒丁

    宋时专管广西左右江溪洞峒丁的官员。属汉族流官。左江道、右江道各1名;一说左江2名,右江1名;一说各2名(东提举、西提举)。职责为巡训、点校、调遣峒丁等事,后兼管朝廷买马事宜,东提举负责等量“蛮”马,西

  • 于頔

    9—818唐朝相臣。字允元。河南洛阳人。先世鲜卑于氏。始以荫补千牛,迁华阴尉。后以栎阳主簿摄监察御史,充入蕃使判官。迁司门员外郎、兼侍御史,为吐蕃计会使,时称其有出疆专对之能。历长安县令、驾部郎中。德

  • 玉麟

    ?—1833清朝大臣。满洲正黄旗人。姓哈达纳喇氏。乾隆六十年(1795)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嘉庆六年(1801),以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任实录馆总纂官,上书房行走。八年,擢礼部右侍郎,实录馆副总裁

  • 赵安

    ?—1444明代甘肃临洮藏族土司。字仲盘(又作仲磐)。洪武二十六年(1393),因从兄赵琦罪株连,被谪戍甘州(今甘肃张掖西北)。三十年(1397)调宁羌卫。永乐元年(1403),赴京师贡马,受嘉奖,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