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江东六十四屯

江东六十四屯

为黑龙江以北六十四个村屯的总称。又以在黑龙江中游左岸,故又称江左六十四屯。所在北起爱珲县黑河镇东北精奇里江(前苏联结雅河)口,南至孙吴县霍尔莫勒津屯对岸,南北长140—150里,东西宽50—80里。居民有汉、满、回、达斡尔、鄂伦春等族。是当时黑龙江北岸人口最稠密之地。19世纪50年代,人口已达15000余人,较大的村屯有前东山、后东山、兴隆山、黄山、殷山4屯等。清咸丰八年(1858),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签订后,沙俄侵略者割占我国黑龙江以北60万平方公里领土。惟此地汉、满等各族依约得永远居住,仍归中国政府管辖。光绪二十六年(1900),沙俄乘中国发生义和团事变之机,出兵制造骇人听闻的大惨案,焚毁村庄,屠杀居民,将全部居民驱赶于黑龙江江心,致使男女7千余人“尽溺江流”,凫水逸脱者仅百余人。从此其地遂为沙俄吞并。

猜你喜欢

  • 象脚鼓舞

    傣族民间舞蹈。流行于云南西双版纳、德宏、耿马、孟连等地。多在节日或喜庆日于场院、草坪、坡地或大路旁表演。分为大鼓舞、中鼓舞、小鼓舞、集体舞等几种。可由1人、2人以至多人表演。舞者以左肩背鼓,左手扶住胸

  • 嘉陵

    西夏太宗李德明墓号。地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以西约40公里的贺兰山东麓西夏皇陵内。

  • 谋鲁斡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又译作“谋鲁盌”。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属天祚皇帝※永昌宫。是宫下尚有一※抹里名谋鲁盌。

  • 赶年

    土家族民间节日。亦称过赶年。流行于鄂西、湘西、黔东北及川东南等土家族地区。每逢农历除夕前一天(腊月二十九日,小月二十八日),举行盛大节庆活动。相传古时土家村寨遭敌人进攻,时值春节前夕,遂提前一天匆忙过

  • 速木耳

    见“松木儿台吉②”(1297页)。

  • 耶鲁兀也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耶鲁兀也为辽世宗※积庆宫下之一瓦里。“耶鲁”可单成词,辽道宗有一※石烈(相当于

  • 铁点敖

    1830—1860清代新疆倭里罕和卓同党。回族。祖籍甘肃固原,后迁居新疆精河大河沿。继随父铁林时往喀什噶尔(今喀什)经商。咸丰七年(1857),因殴打清军营兵被拘。旋倭里罕统兵陷喀什噶尔,获释,遂从叛

  • 猛安谋克

    女真族在氏族社会未期形成的军事组织,后为女真社会军事、行政、生产合一的社会基层单位。一作明安穆昆。女真语“猛安”,意为千夫长;“谋克”,意为百夫长。习称猛安为千户,谋克为百户。女真族在由氏族制度向国家

  • 鹘笃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辽置十二宫,下皆设有瓦里。辽圣宗※兴圣宫和辽道宗※太和宫下皆有一瓦里名此。是词疑与“鹘突”为同一语词,辽太祖※弘义宫有一※

  • 农乐舞

    朝鲜族古老的民间舞蹈。流行于延边等地区。始于古代辰国。每年在五月插秧和十月秋收之后举行。据《三国志》载,辰国“其舞,数十人俱起相随踏地低昂,手足相应奏节,有似铎舞”。今节日及丰收季节各地均举行。在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