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沙克都尔曼济

沙克都尔曼济

?—1756

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博尔济吉特氏。※昆都伦乌巴什玄孙,噶勒丹敦多布子。世驻牧于准噶尔。噶尔丹策零统治时,领准噶尔二十一昂吉之一。清乾隆十七年(1752),辅佐达瓦齐夺取准噶尔政权,受倚任。清军定伊犁后,率众迎降,受命入觐于避暑山庄,封和硕特汗,授盟长。二十年(1755)秋,以阿睦尔撒纳叛清,随定西将军策楞往剿。阿睦尔撒纳据伊犁后,受命遣亲信宰桑备兵,毋为煽惑。旋从弟明噶特附阿睦尔撒纳叛,胁其众。子图们拒从,率众自烘郭尔鄂笼(位于今斯坦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抵珠勒都斯(今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请内徙,继与子图们屯牧巴里坤附近。二十一年(1756)夏,和托辉特部青衮札卜叛,准噶尔台吉噶尔藏多尔济等纷起响应。初被疑私通噶尔藏多尔济侄札那噶尔布,后释疑,随雅尔哈善前往平叛。旋为疑,被雅尔哈善部将阎相师袭杀。

猜你喜欢

  • 四月大会

    裕固族宗教节日。俗称过会。流行于甘肃省肃南裕固族地区。旧时夏历四月十四至十六日举行。届时寺院僧人闭斋两天,闭斋期间,禁闲谈、忌食荤菜、辣椒、葱蒜,只喝些酥油茶;喝茶时须先漱口。开斋之日,人们聚集寺院,

  • 卜言台周

    见“布延彻辰汗”(471页)。

  • 吃卡满

    蒙古语为吃整个羊心。肃北蒙古族的一种婚俗。新娘被接到新郎家后,由嫂辈将新娘的头梳成新媳妇的发型,佩带金银、珊瑚头饰,然后新郎、新娘同吃煮熟的卡满(即整块羊心),象征两位新人同心。

  • 阿曲乎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兴海县东北部,北连共和县,东南临黄河,南抵大河坝河,西接夏卜让千户部落。为清朝后期从黄河南迁至黄河北的“环海八族之一”,原有8个小部落,后与外来14个部落合称为拉日德部落。1916

  • 达干氏

    见“高车十二姓”(1919页)。

  • 虎延璋

    民国初年伊斯兰教经师。四川成都人。回族。幼承家学,攻读伊斯兰经典与汉文。后赴陕西、河南开封从师求学,结业后在河南许昌等地当开学阿訇。擅长“克俩目”(即认主学,或称教义学),承袭陕西高派学风。后受马广庆

  • 大藏经

    我国佛学典籍译著大丛书的总称。现称中华大藏经。简称藏经。有汉文、藏文、西夏文、蒙古文、满文本,主要为汉文、藏文本两种。汉文大藏经为经部、律部、论部三藏,公元6世纪前期南梁时始行编译,隋代以前称一切经,

  • 大头目家

    旧时裕固族部落名。裕固语称“西盖尔道”,意为“大部落”。住牧于今甘肃省肃南县康乐区的西牛牦、巴音、康丰等地,操东部裕固语。共有9个户族(裕固语称※“的尔勤”):安帐(汉姓安),苏勒都斯(汉姓苏)、蒙戈

  • 龙笛

    蒙古族、满族传统吹管乐器。亦称龙头笛。起海于元朝以前,为民间乐器,以木制或竹制。元代,纳入宫廷乐器。《元史·礼乐志》载:“龙笛,制如笛,七孔,横吹之,管首制龙头,衔同心结带”。其后仍在民间流行。清代亦

  • 褥奢

    高句骊国官号。见于《北史》、《周书》、《隋书》,列为高句骊国12等级(《周书》加※“褥萨”为13级) “大官”中的第十级,位于※“小使者”之下,※“翳属”之上,与诸官分掌内外诸事。其他正史皆不载。新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