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浑只

浑只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12宫1府,12宫皆设有瓦里。浑只为应天皇太后※长宁宫下之一瓦里。

猜你喜欢

  • 存诚道人

    即“杨黼”(968页)。

  • 杨大眼

    后仇池国宗室、北魏将领。略阳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北)氐人。后仇池国君主※杨难当孙,杨德子。少有胆气,跳走如飞。北魏太和(477—499)中,举家归附孝文帝。被尚书李冲典选为军主,未几,迁统军。随孝文帝

  • 槐因亦儿坚

    蒙古语音译。又译火因亦儿干。“槐因”意为“森林”,“亦儿坚”意为“百姓”,《元朝秘史》释为“林木中百姓”,又称“森林民”。《史集》称:“有些蒙古部落,其禹儿惕(营盘)在森林附近,便被称为槐因亦儿坚,即

  • 西夏实录

    见“李氏实录”(1045页)。

  • 圣友寺

    著名伊斯兰教古寺之一。亦称清净寺,俗称麒麟寺。寺址在泉州通淮门大街。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元、明、清三代均重修。占地十余亩。寺内有层楼、高塔,大殿用白花岗石砌成,殿之圆顶上端以及四周壁上

  • 莎罗奔

    清代四川大金川土司。亦作巴勒奔。藏族土司嘉勒巴孙。曾从将军岳钟琪出兵羊岗,著有军功。雍正元年(1723),授金川安抚使,自称其地为大金川,居勒乌围,以旧土司泽旺辖地为小金川,由此大小金川分治。以女阿扣

  • 李文彩

    ?—1872清咸丰、同治间壮族起义领袖。又名李七。广西横州狮子塘村人。壮族。出身于破产农民家庭,曾以剃发为生。忠厚刚直,乐于助人。道光三十年(1850),因痛恨豪门盘剥,在平朗聚众竖旗起义,劫富济贫,

  • 赤干·洛桑旦巴达吉

    ?—1733清代青海隆务寺高僧。藏族。从隆却赤仁波且受戒,入隆务寺学《释量论》。赴藏入噶丹寺绛孜扎仓,获拉仁巴学位。从赤洛哲嘉措受具足戒,并聆听许多经教。后应嘉摩戎地区之请,赴该地讲经传法。于隆务寺先

  • 挑水田

    明清时壮族、布依族土司统治区域的田地名称之一。流行于桂西及黔西南罗甸、望谟、安龙、贞丰等地。由土官授与其境内土民耕作。耕者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不得转让典卖。耕作期间,收获归耕者所有,不需缴纳公粮,

  • 阿史那都支

    唐朝突厥族将领。又作阿史那匐延都支,或都支。原为西突厥处木昆部首领,隶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弥射。龙朔二年(662),以阿史那弥射为��海道总管苏海政冤杀,众心不服,遂引众投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