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海凤阁

海凤阁

1906—1942

八路军干部、烈士。河南睢县人。回族。幼家贫。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小学,任小学教员。1928年夏,考入冯玉祥创办的开封无线电专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鹿钟麟部从事电台工作。后编入冯玉祥国民革命军第26军74旅,在宁都随赵博生、董振堂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五军团第十五军无线电台二十分队队长。1932年调红一军团团部任电台大队长。在1933年春的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率战士抓获敌59师师长陈时骥。1934年10月,随红一方面军一军团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后,任八路军抗日前线总指挥部三科(通讯)科长兼通讯营长、无线电台大队长,战斗在太行山区。1942年5月在河北省沙河与日寇战斗中牺牲。

猜你喜欢

  • 杨邦宪

    宋末元初播州领主。播州(今贵州桐梓西南)人。西南溪峒少数民族大姓豪富。“播州杨氏”之后裔。宋德祐元年(1275)四月,加知播州并复州团练使。同年,元世祖封其为播州安抚使,世有其地。至元二十一年(128

  • 阿哈

    ①明代蒙古领主妻室称呼之一。专称※赛特领主之妻。又译阿噶、阿海。蒙古语音译,意为夫人。非成吉思汗黄金氏族的蒙古领主不能称※台吉,通称赛特,其妻室亦不能称※妣吉(妃子)、哈屯,通称阿哈。如东蒙古阿苏特部

  • 宣慰司架阁管勾

    官名。为宣慰使属员。元代置,秩正九品。参见“宣慰使”(1747页)。

  • 乞列厄卫

    见“乞烈尼卫”(125页)。

  • 错米

    藏语音译,意为“寨首”。解放前四川阿坝藏族地区基层组织头人。每个村寨均有一名。世袭。受命于土官,向寨众传达政令,办理本寨事宜。不享有任何特权。寨众对之亦无任何义务。

  • 商上

    清代文献对西藏地方政府中管理库藏及财物收支的机构※拉恰和※孜恰的称谓。拉恰设在大昭寺内;孜恰设在布达拉宫,位于布达拉山上,“孜”即山上之意。两机构的主管官均称“强佐第巴”。因它们是当时西藏地方政府中握

  • 骲箭

    一作骲头箭。古代,凡箭镞用骨制成者称此。清代内务府武备院特设一种箭匠承制,称“骲头作”。镞是用木制成的一种特殊装置(以椭圆形长约1寸的木头,凿成中空,侧起4棱,棱间各钻1孔),发射时受风则鸣,所以也称

  • 智聪

    西夏职官中品封号。西夏语音“丁嵬”。西夏文《官阶封号表》中与能式同一等级。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金宣宗实录

    书名。金王若虚撰。卷数不详。主要记贞祐元年(1213)八月至元光二年(1223)十二月宣宗一朝有关史事。正大五年(1228)十一月成书。内容略见《金史·宣宗纪》。

  • 彭世麒

    明代湖广永顺司土官。字天祥。土家族。永顺(治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宣慰使※彭显英子。祖籍江西吉州庐陵人。弘治五年(1492),袭宣慰使职。奉调从征施州银山岭。六年,随征贵州都匀。七年,以随军赴贵州平苗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