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游牧八旗

游牧八旗

清代中央部院直辖的蒙古旗。即内属旗。特点是:多以获罪者部属,或需要加以防患的降众编设;不设札萨克(旗长)和会盟,多置总管于本旗营内执行各项政令、差役,凡事无自主权,须接受严格控制;平时其兵差亦由国家供以低额钱粮,生计不必完全自理。天聪九年(1635),顺义王俺答汗五世孙俄木布谋叛,被执。次年,以其所辖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和土默特部编为土默特左右翼两旗,以头领古禄格、杭高为都统。归绥远将军管辖。康熙十四年(1675),察哈尔部林丹汗孙布尔尼反清事败,身亡,其部众被迁至宣化、大同边外,编为察哈尔八旗。乾隆二十九年(1764),又徙其户丁编为伊犁察哈尔八旗。乾隆二十四至二十九年,清廷为安置准噶尔部绰罗斯台吉达什达瓦遗属,编为热河额鲁特一旗附入该处驻防营,部分丁口徙驻伊犁,后被编为※伊犁额鲁特8旗。此外,编旗者尚有札哈沁、明阿特各1旗,乌梁海14旗及达木(今西藏当雄)8旗等;又以额鲁特人众附入察哈尔八旗、呼伦贝尔驻防旗,巴尔虎人附入齐齐哈尔诸驻防旗等,编为“内属佐领”。此类旗分,皆执行八旗制度,统于各该驻扎将军、都统、大臣。土默特、乌梁海、科布多额鲁特、札哈沁、明阿特、达木蒙古隶理藩院;两处察哈尔八旗、伊犁额鲁特八旗隶兵部。

猜你喜欢

  • 李德任

    ?—1226西夏皇太子。党项羌族。神宗李遵顼长子,献宗李德旺兄。遵顼立为太子。夏光定七年(1217)十二月,蒙古军渡黄河,围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市),遵顼出奔西凉,受命留守,遣使请降,蒙古兵始退。十三年

  • 阳音都谷

    唐南诏总督元帅。纳西族。唐玄宗开元中(713—741),六诏并属南诏,为三甸总管,服南诏统领。玄宗天宝(742—756)中,以南诏阁罗凤叛唐,陷嶲州,充先锋,挟虏唐西泸令郑回,以功升总督元帅。

  • 耶律辨材

    金代将领。契丹族。义州人。为辽东丹王※耶律倍八世孙,参知政事※耶律履子。史载其身材魁伟,天资豪爽,有志节,且自负,累官中京兵马副都指挥使。金宣宗(1213—1223年在位)时,曾受召问政,言将相具真才

  • 万佛堂华塔

    契丹王朝时期所建佛塔。座落在今北京房山县磁家务云蒙山南麓。塔内有辽道宗咸雍六年(1070)、寿昌七年(1101)题记,可证建于辽代。为现存典型的密檐式华塔。华塔,又作花塔,以塔上装饰有巨大的莲瓣,或密

  • 雷峒

    壮族地区古地名。又称雷洞。北宋时邕州左江道侬峒地。为北宋侬人(今壮族先民)首领※侬智高起义地点之一。后改下雷州。民国改雷平县。今为广西大新县下雷乡。壮族聚居区。

  • 出塞纪略

    书名。清钱良择撰。1卷。是书为作者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扈从内大臣索额图拟前往尼布楚参加中俄谈判的途中日记。始于当年五月一日,迄于八月十三日。对噶尔丹出兵侵犯喀尔喀、及造成的危害,有具体记录。

  • 和耀曾

    清朝将领。字荣轩,纳西族。云南丽江白沙人。大理守城营都司和鉴之子。咸丰六年(1856),父卒,荫袭云骑尉职。保署维西协任都司职,曾奉命指挥杨玉科、张润等镇压杜文秀起义军。同治十一年(1872),同杨玉

  • 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

    清代新疆塔尔巴哈台地区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八年(1763)置。驻雅尔城(前苏联境内乌尔扎尔)。因冬季雪大,交通困难,三十一年迁驻楚呼楚(今新疆塔城)。下设协办领队大臣、专理游牧领队大臣各1名,专管东、西

  • 熟女直

    见“熟女真”(2525页)。

  • 升得

    西藏珞巴族崩尼、崩如、纳等部落对获得自由奴隶的称谓。亦称“阿比辛姑玛”,珞巴语音译,意为“自由人”、“自由奴隶家族”。“升得”所繁衍的后裔在各部落均已形成家族或氏族,其与原主人家族或氏族已建立起一种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