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6北魏宗室。字昙宝。鲜卑元氏(拓跋氏)。文成帝※拓跋濬孙,齐郡王元简子,河间王元若嗣子。幼敏慧,受孝文帝之爱。太和二十一年(497),继河间王爵。宣武帝时,拜定州刺史。娶帝舅高偃女、高皇后妹
唐代碑刻。碑立于新疆巴里坤县松树塘。清同治年间(1862—1874),哈密办事大臣文麟将此碑移于关帝庙建亭保护。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碑高1.8米,宽0.6米。碑文18行,满行47字,楷书。碑刻
宋时统领邕州羁縻州县峒的官府名。亦称帅府。由唐※邕州都督府改称。先驻桂州(今桂林),由知桂州兼任,后驻邕州(今南宁),由知邕州兼任。下设提举、寨官,分别监控诸土官,镇压诸土民。
?—1213西辽国主。1177—1211年在位。契丹族。西辽创建者※耶律大石孙,仁宗※耶律夷列次子。父卒于绍兴十三年(1163),时年尚幼,由姑母承天太后普速完称制权国。崇福十四年(1177),普速完
傣语音译,意为“地方”、“坝子”。一般指傣族居住的河谷平坝。往往一个坝子就是一个勐。云南西双版纳共有30多个勐,旧时设大小土司,傣族称之为“召勐”(一方之主),其建制大者相当于区,小者相当于乡。曾是西
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治所在今陕西澄城县南。汉为金城县,属金城郡,西羌驻处。东汉置西海郡。乞伏乾归曾都此称秦。北周废。隋大业(605—618)时,以金城县改名,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市。唐咸
?—1821清代滇西北傈僳族人民抗暴斗争首领。又名唐老大。傈僳族。云南永北(治今永胜县)公母寨人。原为村寨头人。为反对永北土司高善将傈僳族田土夺去卖给汉族地主,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十二月,聚众数
1652—1723清代青海曲藏寺(广济寺)高僧。藏族。系曲藏·南嘉班觉尔之转世呼毕勒罕。于赞波·端珠嘉措处出家。曾在西藏求学,在泽塘巡回辩经,于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措前受近圆戒。曾任塔尔寺密宗学院法台。
五代时党项羌首领。本姓拓跋氏。※李思忠子。五代后梁夏州定难军节度使※李仁福族弟。以忠厚称。仕后唐为银州防御使。明宗天成元年(926),与绥州刺史李彝敏共同讨定绥、银二州之乱。
明代藏区地方官署名。又译列思麻、别思麻、刊思麻万户府。洪武七年十二月(1375)置。辖地在今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西境。正统十四年(1449),明廷令故万户喇嘛坚藏卜子完卜绰思吉坚灿袭为指挥佥事。景泰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