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玉壁之战

玉壁之战

南北朝时东西魏军的一次战役。玉壁位于今山西稷山县西南。西魏大统四年(538),骠骑将军李思政以此地险要筑城,并自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东北)移镇之。后徙并州刺史,仍侨治于此。八年(542),思政回镇弘农,举晋州刺史韦孝宽(时晋州属东魏,遥领之)代镇玉壁,得到丞相宇文泰允准。十二年(东魏武定四年,546)九月,东魏丞相高欢率军10余万西进围攻玉壁,欲拔除西魏在汾水下流的军事要地。十月,昼夜攻城不息,在城南起土山,准备乘之以入,遭致失败后,又凿地为10道,采用术士李业兴孤虚法(即避孤击虚战术),聚攻其北。孝宽随机拒之,掘长堑,至其地道,选兵屯堑上,待东魏兵每穿地至堑,即擒杀之。又于堑外积柴贮水,伺东魏军潜至即举火烧毙之。高欢用尽种种攻城办法,皆无效,并失土山,苦攻50日,士卒战及病死者共7万人,高欢亦智尽力竭病倒,十一月,被迫解围而去。此役,史称“玉壁之战”。

猜你喜欢

  • 青苗

    苗族的一支。名称始见于清代。以服装尚青而得名。操苗语之川黔滇方言。主要分布在黔中、黔西、川南、云南等地。居平远(今贵州织金)者又称箐苗。详见“苗族”(1335页)。

  • 耶鲁绾

    见“耶律涅鲁古”(1327页)。

  • 畬长

    畲族首领名。据史籍记载,宋至明朝时期,主持管理畲族村寨或地区公众事务的长官。南宋刘克庄《漳州谕畲》载,南宋王朝对畬族招抚时,有“畬长李德纳款”。明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亦载,广东凤凰山区畬长雷文用曾

  • 什哈乌勒

    突厥语Shighavul ~ Shiqayul音译。官名。职掌接待外国使臣,领其进见君主,近似近代的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叶尔羌汗国有此官职。

  • 仁裕

    ?—959五代时甘州回鹘可汗。一作仁喻。本名阿咄欲。※仁美弟。即位前曾于唐天祐三年(906),率回鹘军战※西汉金山国张承奉(张奉),于后梁乾化元年(911),大破之,使奉与回鹘结为“父子之盟”。后唐同

  • 齐旺

    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实弟长子。康熙五十八年(1719),袭札萨克一等台吉。雍正九年(1713),随清军击准噶尔兵于苏克阿勒达呼。十年,随额驸策棱战准部

  • 阿噶

    见“阿哈”(1194页)。

  • 飞歌

    苗族山歌。男女青年对唱的一种情歌。因歌声高亢,乐曲婉转,能传声较远而得名。可独唱或合唱。流行于黔东南地区,尤以台江地区的飞歌享有盛名。今已成为苗族音乐代表曲调之一。

  • 太平金镜策

    书名。元东平布衣赵天麟撰。8卷。是至元(1264—1294)末作者先后向世祖所上建言书,累数万言,后编为此书。所经包括田制、农桑、赋役、户计、义仓、冗官、服章、祭祀、军事等方面,反映了元代社会经济和人

  • 敦珠策忍

    见“敦珠批结”(22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