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玛木特

玛木特

①(? —1756)清朝大臣。一作祃木特,又称库克辛玛木特。乌梁海人。初为准噶尔扎哈沁鄂拓克宰桑,驻守阿尔泰山,游牧于布拉罕及察罕托辉左翼。清雍正八年(1730),受准噶尔首领噶尔丹策零派遣,领兵2万,袭清军科舍图卡伦,谋掠驼马,为总兵樊廷等击败,潜逃。乾隆十一年(1746),受命进京纳贡,并呈请准其进藏熬茶队伍在得卜特尔过冬。十八年(1753),因准噶尔部封建主内讧加剧,杜尔伯特车凌、车凌乌巴什、车凌蒙克率众附清,受达瓦齐命领兵追赶,至喀尔喀汛界,为清军阻截,脱归。后以准噶尔内乱迭起,达瓦齐不足事,率众降清。授内大臣,赐御前行走。准噶尔宰桑通玛木特卒后,受命兼辖其众。十九年(1754)冬,随定北将军班第进军伊犁,任北路参赞大臣,与定边左副将军阿睦尔撒纳并进。察觉阿睦尔撒纳心怀异志,奏请勿令阿睦尔撒纳统兵前往。阿睦尔撒纳怀怨,暗中散布流言,谗陷其非自愿归降,不足取信,欲将其挤走,未为清帝所纳。寻授札哈沁总管,并兼辖包沁宰桑阿克珠勒部众。二十年(1755)五月,伊犁平定后,以“功多赞画”,授三等公爵,赐“信勇”号。是年八月,闻阿睦尔撒纳于伊犁煽叛,谋冲出重围。因寡不敌众,被叛党哈丹俘执。拒阿睦尔撒纳招降,至死不屈,遭杀害。清廷为表彰其功绩,令其孙札木禅袭三等信勇公。②(?—1779)清代新疆维吾尔族王公。又译祃木特。号鄂托兰珠和卓。叶尔羌(今莎车)人。辅国公额色尹兄阿里和卓长子。初隶准噶尔部,被迫胁居伊犁。乾隆二十年(1755),因拒从布拉呢敦、霍集占叛,与弟图尔都随叔额色尹徙居布鲁特(今柯尔克孜)聚居区。二十三年(1758),霍集占于喀喇乌苏(黑水)围困清军,额色尹率兵攻喀什噶尔(今喀什),被留居原地视戚属。二十四年,往阿克苏谒定边将军兆惠,请内附。次年进京朝觐,授札萨克一等台吉,留居京师。隶蒙古正白旗。为居京“八回爵”之一。

猜你喜欢

  • 昔阳亭

    春秋时白狄鼓氏都城。位于今河北省晋县西北。晋悼公(前573—前558年在位)时,白狄东迁,鼓氏进至今河北晋县西,建都昔阳亭。周景王十八年(前527),遭晋正卿中行穆子(荀吴)围攻,鼓氏食尽力竭而降,鼓

  • 戛汪

    见“牯脏头”(1665页)。

  • 左翼三万户

    明代东蒙古左翼三大部的统称。包括察哈尔(插汉儿)、喀尔喀(罕哈)和兀良哈(乌梁海)。与右翼3万户合称6万户。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率左翼3万户大败异宗领主所率的右翼3万户,统一蒙古。此后,大汗领

  • 济王

    ①金封爵。皇统(1141—1149)初,辽旧臣萧仲恭得熙宗信任,授世袭猛安,进拜平章政事,同监修国史,封济王。 ②元封爵。为诸王最高等级封号之一,授兽纽金印。大德十一年(1307),成吉思汗弟合赤温后

  • 敖汉部

    蒙古部名。又作鄂罕。成吉思汗15世孙达延汗玄孙岱青棱始称所部之名。其子索诺木杜陵和塞臣卓哩克图初皆臣属察哈尔部林丹汗。后金天聪元年(1627),为避林丹汗侵虐,率属归后金,索诺木受命驻开原,塞臣还旧牧

  • 五路

    见“兀鲁”(107页)。

  • 龙门石窟

    见“伊阙石窟”(810页)。

  • 辛古

    ?—973又作斯奴古。辽穆宗御厨,著帐奴隶。契丹族。穆宗残暴,奴隶常因小失枉遭酷刑,受炮烙、铁梳、断手足、烂肩股、折腰胫、划口碎齿等,被杀者不绝。应历十九年(969)二月,随穆宗出猎怀州黑山(今内蒙古

  • 十一姓铁勒

    唐初分布于漠北地区诸铁勒部落之称呼。计有回纥、拔野古、同罗、仆骨、多览葛、思结、阿跌、契苾、跌结、浑、斛薛等。《唐会要·铁勒传》记载与此略有出入,无“契苾、跌结”,而有“契丹”和“奚”。诸部初皆隶薛延

  • 彭显英

    明代湖广永顺土官。字朝杰。土家族。天顺六年(1462),袭永顺(治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宣慰使职。成化三年(1467),兵部尚书程信调其所属土兵征都掌“蛮”。六年(1470),右都御史项忠征调永顺宣慰司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