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石牌制

石牌制

过去广西大瑶山和贵州部分瑶族地区的一种特殊政治制度。根据参加村落的不同范围分总石牌、大石牌和小石牌,可以包括瑶族不同支系的村民,还可吸收散居当地的汉人参加。石牌头人不由选举产生,由四五个群众公认的自然领袖组成,他们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拟定若干条款,作为共同遵守的石牌公约草案。条文内容主要是保护生产,调处内部纠纷,防止山外歹徒滋扰,维护社会秩序等等。经全体成员商讨通过后,有的把公约镌刻在石板上或用木板书写,竖在原来开会的地方,有的仅用纸写下,发给参与开会的村庄张贴或收藏。有的在通过石牌条文时,要杀鸡饮血酒,以示决心遵守,认为“石牌大过天”。各个石牌有不同名称,石牌之间既有联合,又各有独立性,互不干涉,各行其事。石牌头人原属社会公仆,不享有任何特权,谁失去村民的信赖,就不能再当头人。随着瑶族社会阶级分化,少数头人成了地主,利用石牌职权,突出维护私有制和等级差别,有的大石牌头人还与官府勾结,凌驾于小石牌之上,压迫和剥削广大瑶民。

猜你喜欢

  • 格尔必齐河

    河流名。亦称郭尔毕擦河、古尔巴齐河。位于东经119°附近。发源于外兴安岭。自北向南流入黑龙江后复向北流,会石勒喀河。原为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的一条流程不长的中俄界河。故具有特殊的历史地位。当时条约规

  • 思达藏

    见“答苍”(2238页)。

  • ?头

    元朝大臣。又译歪头。蒙古许兀慎氏。太师月赤察儿第三子。自6岁侍太子真金之孙海山(武宗)。成宗大德三年(1299),从海山出镇西北,抚军康孩山(今杭爱山)。十一年,海山即位后,奉命侍汗弟皇太子爱育黎拔力

  • 高仁

    ?—727渤海王国将领。一作高仁义。大武艺(719—737年在位)时,官宁远将军、郎将。唐开元十五年(日本圣武天皇神龟四年,727)秋,奉武艺命与高斋德等共24人首次使骋日本。海中遇大风,漂至虾夷人境

  • 蒙古绕树舞

    蒙古族古代集体舞。古代蒙古族信仰原始萨满教,认为天地万物均有神灵,故亦崇拜高山大树。他们把崇拜的大树称为“尚石”(神树),重大庆典、祭祀、结拜盟兄弟(即结安答)等辄在神树下进行,并饮酒、舞蹈庆贺。《蒙

  • 卓尼土司

    明清甘肃卓尼地区藏族土司。位于洮河和白龙江上游地带。以卓尼禅定寺初建时,寺前有马尾松一株,迭部地方藏语称马尾松为“胶呢”,音转为“卓尼”,故名。据《卓尼丹珠尔目录》和《安多政教史》,土司始祖为吐蕃第一

  • 把兔儿

    见“卜言把都儿”(21页)。

  • 敦珠策忍

    见“敦珠批结”(2270页)。

  • 普定穿洞旧石器文化遗址

    布依族地区考古遗迹。亦称普定人遗址。位于贵州普定穿洞口,故名。1978—1981年发现试掘,出土有古人类大颌骨及上颌骨残部、单个牙齿及碎骨片等。经鉴定属新人阶段的古人类遗骨,距今约五万年。同时出土有旧

  • 彭仲

    明代湖广永顺土官。土家族。永顺(今湖南永顺县东南)宣慰使※彭源子。永乐十六年(1418),受父遣率土官、部长667人赴朝贡马。后袭职。宣德元年(1426),因子彭英朝贺正旦后期,廷臣欲加罪,免赏。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