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祭山大典

祭山大典

羌族最隆重的祭祀活动之一。羌族人祭天为最隆重。因祭山时也祭天,故祭山会又称祭天会,或称山神会、塔子会、山王会。为古羌人祭祀山神,祈求保佑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林木茂盛,地方太平的大典。一般以村寨为单位举行,有时联寨举行,由每户丁男参加。祭祀时间各地不一,一般在农历正月岁首,五月播种,十月是秋收时节。由各寨会首筹备,大典在羌寨附近山上的白石塔前林间空地上举行。届时全寨男子穿新衣,携带刀头、敬酒、三叉形式新月形馍馍赴会。由“”(巫师)为前导,众人尾随其后,在各种法器中,从村寨走向会场。祭祀时先在塔前点燃柏枝、香烛,举行“领牲”仪式,巫师诵祈祷词并念唱史诗。后,将水和几粒青稞丢入牲畜耳中,并向牲畜浇水,当牲畜发抖时,表示神已领受,即杀牲祭祀和放鸡归山。继由巫师将羊角放在塔顶,羊肉当场煮熟分给各户。随即向神求青稞种,由巫师将青稞籽撒在羊皮鼓的正面,就其分布状况判断吉凶,并据此决定禁忌事项,假托神灵旨意,宣布乡规民约,号召全寨共同遵守。接着由巫师继续诵经,在与会人胸前系一根羊毛线,由巫师带领,在塔旁饮※咂酒,跳锅庄。最后由巫师赞会首和寨民。一般从清晨到傍晚举行一天。若系吊狗祭山,则在每年的四月八日,将事先育肥的一条狗(最好为白色)倒吊在老林内的“吊狗树”上,狗颈上挂一串麦面馍馍,同时燃点柏枝或香烛。7天之后,若狗不死,则预示丰年,否则为凶年,须格外祈祷,以求神的保护。祭礼期间严禁入山采樵狩猎。

猜你喜欢

  • 布尔罕王朝

    政权名。12世纪中期※喀喇汗王朝统治衰弱,宗教和地方势力发展,拥有“萨德尔·贾罕”(意为“世界之柱”)称号的世袭宗教家族出现于布哈拉,为一政治实体,具有“贵族城邦共和国”性质,史称“布尔罕王朝”。奠基

  • 雅郊巴·本钦柴阿

    明代西藏地方官员。藏族。15世纪人。7世纪吐蕃大臣、藏文创造者屯弥桑布扎后裔,杰哇西饶之子。先世多吉扎西被萨迦派帝师衮嘎洛追派往元朝皇帝御前侍奉,被授以都元帅职。他上半生从政,被帕木竹巴阐化王查巴琼内

  • 肆卢川

    地名。指今山西原平县、忻县之间平川。晋怀帝永嘉四年(310),铁弗匈奴刘虎为晋并州刺史刘琨及鲜卑拓跋郁律所败,收余众,西渡河,居其地。北魏拓跋氏于其地置肆卢郡。太平真君七年(446),并入秀容郡,秀容

  • 贞孝公主墓志碑

    渤海第三世王大钦茂第四女墓碑名。1980年10月出土于吉林省和龙县龙头山贞孝公主墓甬道内。碑作圭形,高1.05米,宽0.58米,厚0.26米,完好无缺。现藏吉林省延边博物馆,《渤海史稿》、《黑龙江古代

  • 苻安

    十六国时期前秦大臣。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三秦王※苻洪弟,※苻健叔父。东晋永和六年(350),苻洪卒,苻健即位,以武都王奉令至晋廷告丧请命。前秦皇始四年(354)十一月,自晋还,被姚襄所掳,

  • 喀勒帕克

    新疆维吾尔族秋帽名。制法与特勒帕克(暖帽)相同。以猩猩毡、倭缎等制成。顶高5寸,边宽、前后锐各5寸,饰以海龙、水獭皮。又有四楞小花帽,以布制成。无边,顶微锐,一般都以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出各种花纹图

  • 叉力失

    见“焉耆”(2022页)。

  • 柳实

    契丹语,又译作“柳湿”。契丹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柳实为孝文皇太弟※耶律隆庆※敦睦宫下之一抹里。是语又作河名,《辽史·营卫志》:“曷术部

  • 柯耳鲁地

    古代柯耳鲁族分布地区。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在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封地内。柯耳鲁即《旧唐书》歌罗禄,《新唐书》葛逻禄,《西天路竟》割鹿,《宋史》割禄,《元史》哈刺鲁、哈鲁、匣剌鲁、罕禄鲁,《元朝秘史

  • 伊犁新军

    清末新疆陆军之一部。光绪二十八年(1902),伊犁创设武备学堂(后改陆军小学堂)兼弁目学堂,开始培养新军军官。三十二年(1906),伊犁将军长庚奏准实行新政,编练新军,并从湖北调来一营新军作为骨干,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