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福依基

福依基

赫哲语音译,意为“鹿角神帽”。又称“胡也刻”。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为萨满的重要神具之一。旧时赫哲族萨满的神帽有初级神帽、鹿角神帽两种。男萨满戴的鹿角神帽(女萨满戴的神帽与初级神帽相似),表示等级和派别。新萨满领神先戴用布或兽皮包裹铁圈的初级神帽,经二三年后才能戴此帽。帽上每枝鹿角的叉数多少表示萨满等级高低和本领大小,分3叉、5叉、7叉、9叉、12叉、15叉6级。初戴3叉的,以后按年进级,但进级年限不定,一般升戴15叉约需四五十年。有的地区以12叉为最高品级。赫哲族萨满有河神、独角龙、江神3派之分,神帽上鹿角枝数多少是其标志。河神派左右各1枝,独角龙派左右各两枝,江神派左右各3枝。各种神帽皆有铜镜、飘带、铜铃等饰物。铜镜在帽正中,功能是保护萨满的头。飘带以布和熊皮制作。飘带和铜铃数目的多寡,因萨满品级高低而有不同规定,20世纪中叶飘带已无固定数。此外,神帽鹿角中间有一铜或铁制的鸠神,两旁又各有一空吉神,有时帽上还挂有求子袋,这些神偶分别表示为萨满的保护神或助手。

猜你喜欢

  • 罟罟

    即“固姑冠”(1431页)。

  • 清真大学

    书名。明末清初回族经师※王岱舆撰。共分五篇:第一篇为提纲,总说本书的要义及其重要性;第二篇述“真一”,说明真主为独一的存在;第三篇述“数一”,说明天地万物的由来和圣人在天地万物中的尊贵;第四篇述“体一

  • 清通典

    即“清朝通典”(2112页)。

  • 若鞮

    匈奴语音译。或省称“鞮”,意为“孝”。《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匈奴谓孝为若鞮”。汉宣帝甘露二年(公元前52年),呼韩邪单于附汉,慕汉帝谥号为“孝”,故自其子复株累若鞮单于以下至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盒于

  • 起辇谷

    蒙古国和元朝诸帝葬地。蒙古人又称之为“大禁地”、“大圣地”。自太祖成吉思汗起,历朝诸帝皆葬于此。蒙古俗:无论蒙古帝死于何地,虽远在百日程外,均须运葬遗骸于该地。葬毕,“用万马蹴平,俟草青方解严,则已漫

  • 固山额真

    清代官名。满语音译。“固山”意为“旗分”,“额真”意为“主人”,即“旗主”。清代八旗组织中每旗的最高长官。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清太祖努尔哈赤创建八旗组织时规定,每300人立1牛录额真(汉译佐领

  • 窟合真

    即“库合真”(1109页)。

  • 御制平定西藏碑

    碑铭。清圣祖玄烨为平定准噶尔军侵藏,振兴黄教,撰文记述所采措施及全部经过。康熙六十年(1721)立,以满、汉、蒙、藏四体文字勒石,立碑于拉萨布达拉宫前,建亭护之,后移至布达拉宫后山公园内。汉文全文分别

  • 工贡麻千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同德县西南境,西与南面临黄河,北接同德县夏卜让千户部落,东南接瓜什则部落。“工贡麻”藏语“上部寺院”之意。相传清代该部是循化厅和日千户管辖的部落,居同仁列科合,地近隆务寺。同仁县隆务

  • 伊犁贸易亭

    清代设于伊犁地区与哈萨克等族互市场所。位于惠远城西门外。亭置营务处,由章京经管。凡商队前来交易,由满营预派官兵接护,额鲁特营派人充通事,绿营派员充贸易人,相互易换。每起换完,随时派官兵护送出卡。进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