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

902—947

即辽太宗。辽朝第二代皇帝。927—947年在位。字德谨,小字尧骨,又作耀屈之。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次子。天赞元年(922),任天下兵马大元帅,从父征讨,战功显赫。曾领兵攻于厥里、党项、回鹘,远征单于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灭渤海,破达卢古,基本上统一了北方各族,使契丹疆域扩大,东自海,西至流沙,北绝大漠,与中原五代形成南北对峙局面。天显元年(826)七月,父卒,次年十一月,凭手中兵权,在母谆钦皇后支持下,逼兄耶律倍“礼让”,行柴册礼,继位,尊号“嗣圣皇帝”。翌年三月,南下中原,取定州(今河北定县)。四年十月,遣弟耶律李胡兵趋云中,克寰州(今山西朔县东北)。九年(934)九月,亲临云州(今山西大同),拔河阴(今山西山阴西南),攻灵丘(今山西灵丘),下武州(今山西神池)之阳城。十一年(936)九月,再领30万大军南下援石敬瑭,讨后唐李从珂,在太原西北大败唐将张敬达、杨光远、安审琦等军,杀俘逾万。十一月,册石敬瑭为大晋皇帝,依前约,以父子之礼相待。闰十一月,灭后唐。十三年(938)十一月,得敬瑭所献燕云十六州(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上尊号“睿文神武法天启运明德章信至道广敬昭孝嗣圣皇帝”,改元会同,以上京为皇都,府曰临潢(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升幽州为南京(今北京),原南京为东京(今辽宁辽阳)。在位期间,奖耕织,革旧制,备典章。继续推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民族政策。重用汉人,大力吸取汉文化。会同元年(938)十一月,改北、南院夷离堇为大王,二部梯里已为司徒、达剌干为副使,麻都不为县令,新置宣徽、阁门使、御史大夫、中丞、判官、文班牙署等官职。三年,诏允契丹人授汉官者从汉仪,许与汉人婚姻,废除姊亡妹续之法。重视发展文化,四年(941),命有司编始祖奇首可汗事迹。大同元年(947),入汴京(今河南开封),得后晋历象、刻漏、浑象,始建历法。大力发展宗教,多次赴佛寺饭僧。措意生产,命有司教民播种纺绩,诏禁任意屠牲,明令诸道兵,敢伤禾稼者,以军法论。会同五年(942)六月,后晋石敬瑭卒,出帝石重贵继位,因其对契丹“称孙不称臣”,兴兵问罪。九年(946)九月,再整兵马,相继克定(今河北定县)、镇(今河北正定)、栾(今河北栾城)等州。十二月,逼降杜重威、李守贞等20万众。旋下澶(今河南濮阳东北)、相(今河南安阳),直入晋都汴京,迫重贵降,亡后晋。大同元年(947)二月,改国号“大辽”。升镇州为中京,其势颇甚。然终因“中国之人难制”(《资治通鉴》卷286),各地群起反抗,先后失宋(今河南商丘南)、毫(今安徽毫县)、密(今山东诸城)等州,加之兵士水土不服,两月后北返,途中染疾,卒于栾城(今河北栾城县)。临终前,以纵兵掠刍粟;括民私财;不遽遣诸节度还镇为己之“三失”告诫后人。九月,归葬凤山,称怀陵(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床金沟),庙号太宗。圣宗统和二十六年(1008)七月,尊谥“孝武皇帝”。兴宗重熙二十一年(1052)九月,增谥“孝武惠文皇帝”。

猜你喜欢

  • 茂海

    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绰罗斯氏。一译漠海。※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同高祖兄弟,达玛林长子。康熙四十一年(1702),偕从叔阿喇布坦投奔清朝,驻牧推河。雍正初年,所部编旗分佐领,授札萨克辅国公。九年(17

  • 吐蕃崇佛赞普人名表

    敦煌吐蕃藏文文书。见《敦煌吐蕃文献选》伯字849号卷子。该卷主要记述印度及吐蕃崇佛诸王及大德人名。其中有6行记载崇佛之吐蕃赞普人名,内容是:吐蕃圣神赞普具三缘者: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祖德赞、赞普日巴

  • 杉木洞起义

    1938年四川凉山会理县杉本洞彝族人民的反奴隶主斗争。由于当地诺伙奴隶主阿俄家、尔恩家残酷压迫、剥削和屠杀彝族属民和奴隶,涅额家※曲诺联合※阿加奴隶举行武装起义。起义者在涅额依哈(汉名吴德才)、且萨里

  • 杜尔伯特部左翼中左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十八年(1753),汗车凌族弟色布腾随汗归清。十九年,封札萨克多罗贝勒,建旗。初游牧于扎克拜达里克(喀尔喀赛音诺颜部内),继迁额克阿喇勒、额尔齐斯。二十三年(1758),定牧于

  • 哈第尔

    见“哈迪尔”(1635页)。

  • 唐仁祖

    1249—1301元朝大臣。字寿卿。畏兀儿人。札鲁忽赤(断事官)唐古直之孙,达鲁花赤(镇守官)唐骥子。早年丧父,由母教之读书,通诸方语言,尤精音律。中统(1260—1264)初,质于元廷,廷习学蒙古字

  • 石闵

    即“冉闵”(564页)。

  • 阿比

    珞巴族崩尼、崩如、纳等部落对被奴隶主占有人身和劳动成果的奴隶的代称。又作木楞阿比,珞巴语音译,意为“枕头”、“垫枕人”。原专指男奴隶,后“巴列”女奴隶亦俗称“阿比”。家长奴隶制家庭中的奴隶,包括直接由

  • 苗医

    苗族医药学简称。形成过程中尚未完全与巫术脱离,但已接受汉医影响,有许多行之有效的疗法和验方。初苗民生病多请巫师驱鬼。小病采用推拿、刮、纠、挤等民间疗法;大病请苗医开方采药治之,受汉文化影响,亦有各种验

  • 韩隐

    见“耶律斜轸”(13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