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祗婆
南北朝时龟兹(今新疆库车)音乐家。其父在西域“称为知音”,“代相传习,调有七种”。他善弹琵琶,精晓龟兹乐。周武帝天和三年(568),随突厥阿史那皇后入北周。在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传述龟兹乐律“五旦7声”的理论。五旦相当于黄锺、太簇、林锺、南吕、始洗五均。每均有七声(见附表)。以每一声为主,可构成一种调式,故五旦七声共得35调。其乐理后演变为隋唐燕乐28调。(附表见下页)
苏祇婆七调 | 娑陁力 | 鸡识 | 沙识 | 沙侯加滥 | 沙腊 | 般赡 | 俟利 |
中乐七声 | 宫 | 商 | 角 | 变徵 | 徵 | 羽 | 变宫 |
华言 | 平声 | 长声 | 质直声 | 应 声 | 应和声 | 五声 | 斛牛声 |
西乐音符 | C | D | E | F | G | A | B |
猜你喜欢
冉魏武悼天王
见“冉闵”(564页)。
蒙舍睑
唐代南诏地方行政区划名。为“十睑”之一。治蒙舍城,在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城北15里古城村。系南诏根据地,直接统治区。参见“十睑”(8页)。
皇始
①前秦高祖景明帝苻健年号。351—355年,凡5年。 ②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年号。396—398年,凡3年。
温吾
汉代匈奴部落名。见“温犊须”(2283页)。
西宁善后事宜
清朝约束青海西宁蒙、藏诸族的措施。嘉庆十二年(1807),西安将军兴奎等奏准,内容为:派兵驻守黄河北岸,换班巡查,青海蒙古派兵随同防守;不准汉人(包括通事)私入藏地,凡遇有通晓藏语者私自潜往,即以“汉
不只吉儿台吉
明代蒙古右翼多罗土蛮部领主。一译布齐吉尔。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孙,※阿尔苏博罗特(我折黄台吉)长子。驻牧于山西西北偏关外6—7百里处。在山西水泉营和得胜堡二处与明互市。子五。
轩岗坝人民起义
世纪中叶,轩岗坝(今属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德昂、景颇等族人民不堪芒市土司的残酷统治,联合起义反抗土司。芒市土司纠集土司兵进行疯狂镇压。起义群众在布幸额门率领下,英勇抵抗,坚持斗争达3年之久
伊莫訾王
东汉时北匈奴大臣。任大且渠。章帝元和元年(公元84年),受蒲奴单于所遣,驱牛马万余头南下与汉商贾交易互市。南单于遣轻骑出上郡抄之,损失甚大。
朵兰人
见“多伦人”(849页)。
苏克苏浒河部
见“苏克苏护河部”(10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