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苻登

苻登

343—394

十六国时期前秦国君。386—394年在位。字文高。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东南)氐人。※苻坚族孙,苻敞之子。少而雄勇,及长颇览书传。初被坚封为殿上将军,迁羽林监、扬武将军、长安令。后坐事黜为狄道长。坚被杀后,奔枹罕(今甘肃临夏)。太安二年(386),被诸氐推为使持节、都督陇右征羌诸军事、抚军大将军、雍河二州牧、略阳公,率众2万东下陇,据南安(今甘肃陇西县东南)。后受苻丕封为征西大将军、南安王。破姚苌于胡奴阜(今甘肃天水西)。同年十一月,丕死,子幼,登即位于陇东,建元太初。置百官,立苻坚神主于军中,每战必告,以激士气,缮甲治兵,引师而东。太初二年(387),自瓦亭进据胡空堡(今陕西彬县西南),戎夏归之者10余万。遂率众下陇入朝那(今宁夏固原东南),屡与姚苌战,互有胜负。继遣将克平凉(今甘肃平凉县),自统军进据苟头原以逼安定。旋大界营遭苌袭击,妻、子被杀,男女5万余口被掠。此后,相继与后秦姚苌军战于千户固、鸯泉堡、段氏堡、马头原、新平、安定等地。九年(394),乘姚苌新亡,尽众而东,攻克姚奴、帛蒲二堡,自甘泉向关中,又从六陌趣废桥,为姚兴将尹纬所败,奔平凉,入马毛山(今甘肃平凉县西)。遣子汝阴王苻宗质于西秦乞伏乾归,并封乾归为梁王,联姻求援。待引军出迎西秦2万援军时,与姚兴战于山南,被杀。谥高皇帝,庙号太宗。

猜你喜欢

  • 印藏呼图克图

    见“尹咱呼图克图” (403页)。

  • 阿剌兀思剔吉忽里

    ?—约1211蒙古国开国功臣、汪古部首领。又译阿剌忽失的吉惕忽里。“阿剌兀思”为名,“剔吉”、“忽里”均为官号,一说“剔吉”为突厥语“特勤”之音变;“忽里”为金官职“忽鲁”之音变,为“统数部之长”。世

  • 斡脱忽赤

    元代蒙古官名。又译“鄂托克齐”。《元史语解》释为“司部属人”。“鄂托克”为蒙古的一种社会经济单位,由地域接近又有近亲关系的各家族组成,“赤”为“司事人”,即掌管本部民众的官员。据《元史·兵志三》马政款

  • 崩尼

    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丁珞”,西方文献称“达夫拉”。为珞巴族最大的部落之一,约有8万人,有多多木,多波木和多鲁3大支系,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隆子县以南的西巴霞曲流域。今改称尼兴,意为“山里人”。民间传

  • 熊渠

    西周时楚国君王。芈氏。※熊绎玄孙,熊扬之子。周夷王时(约公元前869—858年在位),乘王室衰微,诸侯不朝,互相征伐之机,改善兵器,增强兵力,兴兵伐庸、扬粤,疆域扩展到长江中游。以已为蛮夷,声言“不与

  • 满珲

    清代部族名。鄂伦春语译音。因所住地段黑龙江称“满古江”或“满珲江”,故名。俄国人因之。又称山靼、山旦、山丹、香旦。也有自称奥尔恰、乌尔奇等。居地在黑龙江下游两岸,以奇集湖为中心,上自黑龙江右岸尼翁牛村

  • 沙卜提莫提克

    见“匝布梯墨克塔布伯克”(473页)。

  • 敦煌古藏文历史文献

    指发现于甘肃敦煌藏经洞内的唐代吐蕃藏文文献。1899年(一说1900年)管理敦煌莫高窟佛洞的道士王园录发现藏经洞后,帝国主义列强乘清代局势混乱和统治者腐败之机,陆续派人到敦煌,以考察为名,攫取藏经洞内

  • 土千总

    官名。清代在川、滇、黔、甘、湘、鄂等少数民族聚居区所置世袭武职土官,以当地首领或大头目充任,颁给印信或号纸,为五种土弁之一。秩正六品或从六品。管理本辖区军民事务,按例进贡,有的纳粮。遇战事听调随官军出

  • 宽甸

    地名。明代边堡。又称宽奠。位于辽宁省东南部鸭绿江北,今丹东市北部。明万历元年(1573),辽东巡抚张学颜以张其哈剌甸子“土沃可耕”,力主移建孤山城,筑宽甸等6堡。夺取扼制女真西进之地。四年,移定辽右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