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萨满教

萨满教

形成于原始社会晚期的比较成型的原始宗教。曾流行于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满、鄂温克、鄂伦春、赫哲、锡伯、蒙古、达斡尔、土、裕固、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及西伯利亚地区的雅库特人中。亦有人将北美印第安人和爱斯基摩人乃至东南亚、大洋洲等地土著人的原始宗教,归之为萨满教类型。随着历史的变迁,萨满教在我国蒙古、土、裕固和维吾尔、哈萨克和柯尔克孜等民族中,已被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所替代,仅在民间保留其残迹;在达斡尔、满、鄂温克、鄂伦春、赫哲、锡伯族及蒙古族个别地区,一直流传了下来。萨满教是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一体的多神教。我国保留萨满教的诸民族供奉的神有数十种乃至近百种之多。以自然物、自然力和动植物为崇拜对象的神有天神、地神、山神、水神、火神、风神、雷神、虎神、熊神、蛇神、龟神、灰鼠神、鼬鼠神等多种。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众多人物神,各有其原由的神话传说。所有神均有平等地位,各司其职,互不统属。在氏族制度全盛时期人们供奉的神原为集体的神,如游猎鄂温克人总称为“玛鲁”的集体神,早期达斡尔人供奉的包括24个神体的“博古尔”神等。每个神都有各自的偶体或偶像,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实物、石偶、木偶和画像。“萨满”,系满洲—通古斯语族的满族、鄂温克等族对其巫师的称呼,萨满教由此而名。突厥语族的人们称其巫师为“喀木”、“巴克西”或“奥云”,蒙古人称其男巫师为“”、女巫师为“奥德根”;达斡尔人则将其男女巫师统称为“雅德根”。起初充任萨满者多为女性,进入父系社会后男性开始充任萨满并日渐普遍。萨满非世袭,上一代萨满死去若干年后,被其神灵选定为后继者拜一老萨满为师进行训练,举行领神仪式后即可成为正式萨满,以氏族的祖先神为其神灵,故又称为氏族萨满。随着氏族组织开始解体,出现非血缘的一般萨满,民间描述为外来萨满或流浪萨满。通过“奥米南”或敖包祭典,为族众祈求生产丰收,无灾无难,为病人祭神驱鬼,是萨满的主要职责。每个萨满必备神帽、神衣、神鼓、神杖和神刀等器具。在科学文化极不发达的古代社会,萨满被视为智者,备受尊崇。萨满的祷词、祝赞词、萨满歌曲和舞蹈,与早期哲学思想的萌芽和民间文学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

猜你喜欢

  • 夹谷守中

    ?—1213金大臣。本名阿土古。咸平(治今辽宁开原县境)人。女真族。夹谷氏。大定二十二年(1182)进士。由清池主簿,累迁监察御史、修起居注。转礼部员外郎、大名治中,历北京、临洮等路按察副使,同知曷懒

  • 中国回教学会

    近代回族文化团体。1925年6月28日,由哈德成、伍特公、沙善余、马刚侯等人发起,成立于上海。以阐明伊斯兰教教义、提倡回民教育、开展中外伊斯兰文化交流、扶助同教公益事业等为宗旨。马刚侯、哈德成任正、副

  • 内齐托音一世传

    书名。木刻本,蒙古文,经装共92叶。据内齐一世弟子的备忘录、笔记及访问当时王公,僧侣所得资料撰写,成书于清乾隆四年(1739)。额尔德尼毕力衮达赖。记叙内齐托音一世生平事略、主要的宗教活动和政治活动,

  • 多巴部落

    藏族部落名。分布色林错湖以东,班戈错湖以南,巴木错湖以西狭长地带,即在今多巴区之色巴、雪如等乡境内。隶属班禅大师,由两名四品机恰布(即总管)管理,九世班禅却吉尼玛逃内地后,被收归噶厦政府。1952年复

  • 合李只

    见“合里直”(834页)。

  • 员外

    唐代南诏职官名。辅佐诏主执掌国事之重臣。据《新唐书·南蛮传》:为王以下八个最高官员之一,职位在大军将之下,犹试官也。秉政用事,权力很大。

  • 丹津阿喇布坦

    见“阿拉布坦”(1225页)。

  • 少海

    见“小海”(150页)。

  • 长岭县

    县名。在今吉林省西部。元为开元万户府地。明属福余卫。清为郭尔罗斯前旗地,称长岭子。光绪三十三年(1907)以原析置的农安县垦区扩大,复析该县农家、农齐、农国三区土地置此县,治长岭子。为清末实行放垦,割

  • 土兀剌河

    河名。又译“土兀剌沐涟”、“秃剌河”、“秃忽剌河”、“笃列河”。即今蒙古国境内之土拉河。与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斡难河(今鄂嫩河)同被蒙古部人视为“祖宗肇基之地”。蒙古诸部统一前,克烈部北境地也达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