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蒙古丞相

蒙古丞相

明代蒙古官名。源于汉族封建王朝。元代因之,设左、右丞相,其数诸帝所设不一,但一直未间断。正一品,授银印,统六官,率百司,居中书令之下。中书令缺,则总中书省事,佐天子,理万机。元末,拥有此称者较多。明初,蒙古大汗用以封授其大臣,管理军政及诸部事务,如爱猷识理达腊的丞相※纳哈出、※扩廓帖木儿,额勒伯克汗的丞相※浩海达裕、巴图拉(管理四卫拉特)等。其后,使用范围渐广,多数非成吉思汗家族的异宗蒙古领主(即赛特)都拥有这一称号。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统一蒙古后,废除东蒙古的一些丞相,但瓦剌、兀良哈万户及兀良哈三卫的领主仍保留了这一职位,直至明末。

猜你喜欢

  • 典属国

    官名。秦时始置。西汉沿置。主司少数民族事务。成帝(前33—前7年在位)时为大鸿胪属官。北魏时复置。后废。

  • 莽语

    我国自称maη35的“莽人”使用的语言。当地傣族称他们为“岔满”。莽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南课新寨、平河中寨、下寨和雷公打牛等4个村寨,共500人左右。在国外主

  • 绥州监军司

    见“祥祐军司”(1957页)。

  • 徙多河

    西域古河名。见《大唐西域记》、《新唐书·西域传》。佛经中有私陀、私多、私他、斯陀、死多等梵文译名。清《西域图志》作叶尔羌谔斯腾。《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作叶尔羌河。源出葱岭(帕米尔高原)。即今叶尔羌河及

  • 五行大布钱

    宇文氏所建北周铜币名。北周初,尚用北魏※太和五铢、※永平五铢及※永安五铢等。至周武帝宇文邕保定元年(561)七月,更铸布泉之钱,以一当十,与五铢并行。时梁、益之境,又杂用古钱交易。河西诸郡,则常用西域

  • 杨朵儿只

    1279—1320元朝大臣。唐兀人。少孤,初事仁宗於藩邸,甚为倚重。大德十一年(1307),从迁至怀孟。同年,成宗逝,仁宗闻朝廷有变,将北返,令其与李孟先抵京师与丞相哈刺哈孙定议谋迎海山。武宗即位,以

  • 八邦寺

    噶玛噶举派(白教)寺庙。又称“土登清可领”、乾隆时称“巴尔绷寺”。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东南八乌乡八邦村。约宋宁宗时,都松钦巴将噶举派自西藏传入康区,元、明两代得以发展。第一代活佛德格土司之弟斯

  • 兀泥族

    党项部族名。地在府州(今陕西府谷县)境。各部首领有佶移、黄罗、名崖等人。在青岗岭、三角城、龙马川等处有族帐1500户。其初归附李继迁,宋雍熙二年(985)十一月,佶移部投附宋朝,授慎州节度使。淳化五年

  • 绵诸戎

    古族名。戎的支。春秋战国时居陇山以西今甘肃清水河西南绵诸水流域。为※西戎八国之一。秦人向西发展,与其发生关系。穆公时西戎八国俱臣服于秦。秦厉共公六年(前471),向秦请援。二十年(前457),与秦战。

  • 察哈尔都统

    清朝管理内蒙古察哈尔部的最高长官。驻地在宣化(治今河北宣化),从一品,官阶与将军同。康熙十四年(1675),设口外游牧察哈尔八旗,由在京蒙古都统兼辖。乾隆二十六年(1761),改置都统,驻张家口。掌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