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阳蛮
南北朝时蔡阳郡诸民族的总称。以郡名为族称。古泛称※荆蛮,汉代称※武陵蛮。乃※巴和※槃瓠蛮之后裔。分布在今湖北省襄樊市东北。西魏大统五年(539),蛮王鲁超明内属,魏文帝以其为南雍州刺史,世袭其爵。十一年(545),蛮首梅勒特入朝贡献方物。其后裔大部分与汉族融合。一部分与今土家、苗瑶族系关系密切。
南北朝时蔡阳郡诸民族的总称。以郡名为族称。古泛称※荆蛮,汉代称※武陵蛮。乃※巴和※槃瓠蛮之后裔。分布在今湖北省襄樊市东北。西魏大统五年(539),蛮王鲁超明内属,魏文帝以其为南雍州刺史,世袭其爵。十一年(545),蛮首梅勒特入朝贡献方物。其后裔大部分与汉族融合。一部分与今土家、苗瑶族系关系密切。
彝语音译。意为“古歌”。口头流传于云南弥勒、路南、泸西、邱北等地阿细人(彝族一支)中。形成于明朝初年,属集体创作的史诗。在流传过程中,内容不断增加,各地不完全一致,但大休相同。主要包括6大部分:(一)
清康熙雍正年间山水画家。字啸山,号竹蹊。内蒙古喀喇沁部人。乌梁海氏。自幼从师张海庵(振岳)学山水画,深得其传。在创作方面,初并不懂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后来云游四方,饱览祖国名山大川,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生
即“晟丰祐”(1867页)。
?—1659清朝武官。蒙古正白旗人。天聪八年(1634),授牛录章京世职。从征乌苏鲁乌喇,获壮丁60人以归。崇德五年(1640),从征明,围锦州。顺治元年(1644),署梅勒章京,从世祖入关,留为后队
即“达戈纹”(725页)。
我国水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使用人口约28万。分布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及其邻近的榕江、荔波、独山和都匀等县。无方言区别。根据语音和词汇差异,分为三洞、阳安和潘洞三个土语。以三洞土
见“乾陀罗”(1982页)。
岭南西瓯人。汉初为桂林监,役属南越国。武帝时南越丞相吕嘉公开反汉。元鼎五年(前112)秋,伏波、楼船等将军奉命率师从水、陆两路征伐南越。他告谕瓯、骆40万众附汉,被封湘城侯。
参见“俍人”(1687页)。
见“洛桑曲称嘉措”(17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