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安答”(905页)。
?—1878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瓜尔佳氏。咸丰进士。同治元年(1862),官至镶黄旗蒙古副都统、左侍郎。任内曾承办香山樱桃沟等处工程。十一年(1872),稽察会同译馆事务。旋授总管内务府大臣、管理
参见“火器营”(393页)。
突厥文碑铭。1889年俄国雅德林采夫在蒙古国鄂尔浑河流域和硕柴达木湖畔发现。碑今仍存原地。为大理石制成,上刻汉文、突厥文碑文。突厥文碑正文60行,刻在大小两块石碑上。小碑一面写13行,应为碑文开头部分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至元三年(1266),世祖忽必烈第四子那木罕(又作南木合)受封。
见“哈儿蛮卫”(1638页)。
?—1653清初蒙古王公。阿巴噶部人。博尔济吉特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异母弟※别里古台后裔,布达什哩子。号巴图尔济农,初服属察哈尔部,后因不堪察部侵虐,依附喀尔喀。天聪三年(1629),遣使贡马于后金,
?—1779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驻防吉林。乾隆十三年(1748),从经略大学士傅恒征金川有功,自护军擢至二等侍卫,累迁副都统。二十年(1755),以参赞大臣随军征阿睦尔撒纳,因奋勇击杀立
唐代墓志。开元二十四年(736)刻制。1978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县青嘴湾。高56厘米,广56厘米,厚5厘米。志盖正中篆体阴刻“大唐故武氏墓志之铭”,四边杀面雕有缠枝卷叶花纹。铭及序共20行,行20字,
东乡族民间叙事长诗。数百年相传不息,影响很大。长诗叙述英雄米拉尕黑与美丽的姑娘麦芝茹的爱情故事。在他们行将结婚时,适逢外敌入侵,米拉尕黑应征入伍,荷戈出征,并立下赫赫战功。战后国王以“驸马”高位笼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