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赤德松赞兴佛盟书

赤德松赞兴佛盟书

又作桑耶寺兴佛盟书。赤德松赞执政之时(798—815年),在今拉萨河下游建噶琼多吉英寺之后,决心在吐蕃永世弘扬佛教。为此召集王妃、小邦王子、宰相钵阐布及各级文武大臣共同盟誓兴佛。所立盟文以金字写在磁青纸上,储于合金(颇罗弥)箱内,其原本存桑耶寺,有附本录用。兴佛盟文称“世世代代永不毁灭佛法”,“任何时候均信守遵行盟文。”并规定赞普年幼即需以佛僧大德为“善知识”,学习佛法,至亲政时止。又规定从寺院中选出“世尊之宗师,”执行诏令,掌管寺院,并委任为善知识。而寺院僧人“不得为他人之奴,不得强行征税,不得随俗而受诉讼。”又申明供养三宝“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抛弃。”盟文最后由盟誓者署名为证。盟誓者共86人,有王妃、小邦王子、钵阑布、大论、囊论、悉南纰波(外相)、王侯、将军、外臣(纰论)、及高级尚论、讬等官员。此盟文对研究吐蕃佛教及吐蕃官制等有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 金义宗

    见“完颜守绪”(1153页)。

  • 中国伊斯兰史纲要参考资料

    书名。白寿彝编著。收录国内著名学者有关回族及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著述14篇。第15篇为史料辑录。是一部有关中国伊斯兰教传入、回族来源及其历史发展的论文集,集解放前回族及中国伊斯兰教史研究成果之精华。有1

  • 秦汉云中郡故城遗址

    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45公里,托克托县城东北35公里的古城村西。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公元前326—前299年在位)开始修建,秦汉两代为云中郡治所。东汉末废。城墙为夯筑,周长6公里,残存的墙基最宽处达

  • 失里木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七年(1409)九月,与禾屯吉河卫同时设立,以部人哈升格为指挥使。《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明实录》所载失里绵卫,均作实勒们卫。

  • 盘裹

    契丹官吏便服名。据《辽史·仪卫志》:“臣僚便衣,谓之‘盘裹’。绿花窄袍,中单多红绿色。贵者披貂裘,以紫黑色为贵,青次之。又有银鼠,尤洁白。贱者貂毛、羊、鼠、沙狐裘。”

  • 罗桑图托

    清代西藏地方官员。藏族。五世达赖喇嘛却本堪布。康熙八年(1669),任第巴。曾与蒙古达赖汗欲遣兵击不丹,经扎什伦布寺僧人与其谈判,始罢。次年,主持修缮小昭寺经堂、围墙和金顶。执政期间,制定了官员、贵族

  • 不咸山

    古山名。即今长白山。见于《山海经·大荒北经》和《晋书·肃慎传》,言古肃慎族居其北。汉代亦称盖马大山,后又曰从(一作徒)太山、太皇山、白山、太白山等,辽金时始称长白山。

  • 雳迎叶锡道尔济

    即“罗藏贝丹旦丕仲美”(1426页)。

  • 庆绥城

    古城名。位于库尔哈喇乌苏(今新疆乌苏县)城东40里。乾隆四十八年(1783)以故城堡扩建。周3里1分,城高1.6丈。分设4门:东抚仁、西向义、南溥泽、北奉恩。设兵屯田。光绪十二年(1886),改置直隶

  • 牌素巴特

    即“牌租阿巴特”(22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