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邦波

邦波

珞巴族部落名。藏族称之为“民鸟”或“丁珞”,后者意为“近处的珞巴”,现改称“阿迪”。据传,与※博嘎尔部落同为阿巴达尼第三子后裔,包括邦庸、邦兵、邦哥、邦日、达根、岗杜、依腰、布吉、莫格、岗日、格钦等氏族。分布在米林以南的喜马拉雅山中。男子头戴用藤条编成的有沿帽,穿羊毛织成的短袖上衣,长仅及脐部。腰左侧挂刀,刀鞘用竹篾编成,亦挂箭筒及烟袋,因常嚼烟叶,牙齿发黑,下身蔽以猫皮或布。旁邦妇女挂红、蓝、白色串珠,一般5—6串,多的达15至20串,头后边挂两个直径约2寸的圆铜片,下身穿长及膝的裙子,里挂3寸左右的梯形小铜片,走路时叮当作响。与藏族、博嘎尔部落均有传统的贸易关系。

猜你喜欢

  • 荣宗

    清四川瓦寺土司。藏族。桑朗容忠子。以母麦氏训育有方,乾隆四十四年(1779)奉命进京,得二品顶戴。五十五年(1790),奉旨改桑朗为索诺木,赐花翎,遣土官领兵200人随清军进讨,事定获优赏。秀山事件派

  • 绥远通志稿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民国十九年(1930),李培基任省政府主席,成立《绥远通志馆》,馆长郭象伋,副馆长严肃,主要纂修荣祥,总纂李泰棻。有20余人参加编纂,搜集大批史籍和方志书,并进行了采访,一年多

  • 西藏王臣记

    书名。全名直译为《西藏史春之女王歌》,藏族又简称《五世达赖史》。1957年以《西藏王臣记》译名排印此书藏文版,国内藏学界多通用此名。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著。成书于明崇祯十六年(

  • 小翁

    见“大翁”(77页)。

  • 漏卧

    古国名。又称漏卧侯国。秦至西汉时为夜郎国小邑之一。一度置县。其地约当今云南罗平、贵州兴义、安龙一带。西汉成帝河平(前28一前25年)中,漏卧侯俞与夜郎王兴、钩町王禹相互攻击。汉遣使谕和,不听。及牂柯太

  • 文干

    ?—1823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原名文宁,字蔚艾(其),号远皋、芝崖。乾隆四十九年(1784)进士。嘉庆二十年(1815),由盛京副都统授盛京礼部右侍郎。二十一年任贵州、河南巡抚,次年解职。二十五

  • 玛里雅兀特

    即“米喇兀”(918页)。

  • 甲子兰

    即“噶玛兰”(2500页)。

  • 山戎

    古族名。又称无终,误称北戎。燕庄公二十七年(前664),出兵侵燕,燕告急于齐,齐桓公出兵救燕,北伐山戎,至于孤竹(河北卢龙南)而还,得其冬葱、戎菽移植齐国。后西迁至晋北(今太原市东),称无终戎。晋悼公

  • 笔写记

    即“笔写契”(188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