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西南溪峒少数民族之一。又称仡僚、※仡佬。分布在辰、沅、靖州(皆在今湖南西部与贵州东南部)。宝元二年(1039),受辰州州将张昭懿招辑,3千余人附宋,为始见于史籍的记载。其民有张、符、覃、杨、谢、刘
唐代南诏武官名。为南诏军事编制府中管理乡兵100户的军官。参见“南诏官制” (1594页)。
7世纪,松赞干布掌政后,统一规划吐蕃兵制,将吐蕃分为5个军事行政单位:伍如、约如、叶如、如拉、苏毗如。其中伍如、约如在卫地;叶如及如拉在藏地,以上统称为“四如”;苏毗如系附属机构,在今藏北及工布一带,
?—841唐代将领。吐谷浑族。广德元年(763)后,以吐蕃战据河陇,率部迁入河东(今山西省)。同年,举帐从泽潞节度使李抱玉至潞州(治今山西长治),居牧津梁寺(长治境内),其地水草丰美,马健壮,称“津梁
明代蒙古法规。亦称图们汗大法。由东蒙古察哈尔部大汗※图们(土蛮)主持制订。据※《古代蒙古汗统大黄史》、※《蒙古源流》等记载,万历四年(1576),图们汗召集东蒙古诸万户,制订此大法,颁行于全蒙古,并指
蒙古地区佛教大寺院授予的医学学位。地位比※ 孟阿棱巴高,须精通医学始能获得此学位。如隆寿寺活佛,其初即因精通医药而受封为额穆齐呼图克图。
?—前473春秋末年吴国国君。吴王※阖闾之子。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父卒,继位。为报越国杀父之仇,日夜练兵,强化军事力量。二十六年(前494),兴兵伐越,于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大败越军,困越王
见“安禄山”(910页)、 “安庆绪”(907页)。
见“崇德可汗”(2060页)。
藏传佛教教派之一。源自帕竹噶举派,为其分支之一。帕木竹巴弟子之一林热巴·白玛多吉开创,历经数传,至藏巴嘉热·意希多吉(1161—1211)时,将此派发展成为主巴噶举派。后该派门徒又分别创立上主巴噶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