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非恩

非恩

旧时云南德昂族的婚姻习俗。德昂族原存在有舅父的女儿要同姑母的儿子结婚的习惯,为古老血缘婚的遗迹。随着个体家庭的发展,舅父之女常常拒绝同姑父之子结婚。这时,如外嫁,按例应将收入身价的1/3送给姑母,表示赎买,德昂族称此关系为非恩。解放后已逐渐废除。

猜你喜欢

  • 田猎服

    契丹王宫贵族行猎时所著服装。契丹为游牧民族,帝王尤喜田猎,猎时有专服,据《辽史·仪卫志》:“皇帝幅巾,擐甲戎装,以貂鼠或鹅项、鸭头为杆腰。蕃汉诸司使以上并戎装,衣皆左衽,黑绿色”。

  • 布喇干呼图克

    成吉思汗陵(八白室)祭祀用的灵物。蒙古语音译。“布喇干”意为“貂”,“呼图克”意为“神圣”、“尊贵”、“幸福”、“吉庆”等。该灵物由貂皮和五色绢绸组成,蓬松地扎在一起。平时置于成吉思汗灵柩东西两侧。每

  • 雍虞闾

    即“都蓝可汗”(1817页)。

  • 雅巴尔岱

    清代武官。达斡尔族。姓鄂济氏,隶黑龙江正白旗。顺治(1644—1661)时,以委署参领转战湖南、广西等地。入云南后,败明将何兴祖于黄草坝,克昆明,授骑都尉世职。

  • 交趾郡

    古郡名。秦汉之际南越赵佗并安阳王地置。汉元鼎六年(前111),武帝灭南越国后归汉,仍置此郡。治所羸(今越南河内西北)。辖境相当于今越南北部,为骆越人聚居地之一。东汉至南朝时治所移至龙编

  • 塔儿忽台

    蒙古国建立前泰赤乌部首领。又译塔儿忽台乞邻勒秃黑、塔儿忽台希怜秃。与成吉思汗同宗,均为海都后裔。俺巴孩罕孙,合答安子(一说为阿答勒子)。该部原与蒙古部相善,后因其从中作梗,“遂生嫌隙”(《元史》卷1)

  • 沧源崖画

    佤语称“让电姆”。云南沧源曼坎、丁莱等地发现的崖壁绘画群。迄今共发现有10个崖壁点,主要散布在拱弄山、班考大山和糯良山之间,绘于山脉的天然石灰崖切面,内容非常丰富,大多为人物和动物图象,人物中有各种头

  • 偒僙语

    我国部分布依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平塘县,少数散居在独山和惠水两县。人口总数为2万多。使用此语的估计只有1万余人,散居于独山、惠水两县以及平塘

  • 萨尔浒之战

    明与后金国的战争之一。“萨尔浒”,满语意为“犁挽钩”。明朝为维持其在辽东的统治,于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1618),以杨镐为辽东经略,调集10余万军队(号称47万),企图一举歼灭后金。次年三月,

  • 丁炜

    1627—1696清初官员,诗人。字澹汝,号雁冰。福建晋江(今属泉州市)人。回族。顺治十二年(1655),以诸生身份,投大将军济度幕下。初授漳平教谕。改鲁山丞,迁直隶献县令,因地僻静事简,遂致力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