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傅奕

傅奕

【生卒】:555-639

相州邺(今河北临漳西南)人。通晓天文历数。初仕隋,入唐为太史丞,后迁太史令。进《漏刻新法》,行于时。又注《老子》,撰《老子音义》。曾多次上谏禁除佛教,并将魏、晋以来斥佛言论编集成《高识传》十卷。(,参见《新唐书》)


【生卒】:555—639

【介绍】:

隋唐时相州邺人。隋文帝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唐高祖即位,拜太史令。奕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置参旗、井钺等十二军之号,亦奕所定。武德三年,进《漏刻新法》,行于时。七年,上疏请除释教,又上十二论,言益痛切。奕生平遇患,未尝请医服药,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未之信。注《老子》,并撰《音义》,又集魏、晋以来驳佛教者为《高识传》。


【生卒】:555—639

【介绍】:

隋唐时相州邺人。隋文帝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唐高祖即位,拜太史令。奕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置参旗、井钺等十二军之号,亦奕所定。武德三年,进《漏刻新法》,行于时。七年,上疏请除释教,又上十二论,言益痛切。奕生平遇患,未尝请医服药,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未之信。注《老子》,并撰《音义》,又集魏、晋以来驳佛教者为《高识传》。


【生卒】:555—639

【介绍】:

隋唐时相州邺人。隋文帝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唐高祖即位,拜太史令。奕所奏天文密状,屡会上旨,置参旗、井钺等十二军之号,亦奕所定。武德三年,进《漏刻新法》,行于时。七年,上疏请除释教,又上十二论,言益痛切。奕生平遇患,未尝请医服药,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未之信。注《老子》,并撰《音义》,又集魏、晋以来驳佛教者为《高识传》。


猜你喜欢

  • 茅维扬

    【介绍】:明浙江慈溪人,名并基,以字行。永乐十三年进士。授监察御史,台中奏疏及诸道谳狱当否皆出其裁择。官至四川按察使,所至有廉名。

  • 日意格

    【生卒】:1835—1886【介绍】:法国人。曾参与英法联军攻占广州之役。清同治间,任宁波海关税务司。组织“常捷军”,助清军镇压太平军。后助左宗棠创福州船政局,充正监督。中法战争时解职。有《福州船政局

  • 钟离意

    字子阿,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为郡督邮,后举孝廉,历任数县令。明帝时征为尚书,赐以贪官赃物珠玑,他拒而不受,明帝改以库钱赐赏。迁尚书仆射,数封还诏书,敢于谏争。出为鲁相,提倡爱利,境内人多致富。

  • 刘宇

    【介绍】:明河南钧州人,字至大。成化八年进士,任上海知县,入为御史。弘治中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大同。正德元年进右都御史,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附刘瑾,官至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瑾败,科道交章劾奏,

  • 程俱罗

    【介绍】:唐灵州灵武人。居亲丧,躬穿圹作冢。有助者,即哭而却之。庐坟次,哭泣无节,三年不止。李华作《二孝赞》表其行。

  • 申不害

    【生卒】:约前385—前337【介绍】:战国时郑国京人。事韩昭侯,为相十五年,内修政教,外应诸侯,国治兵强。其学本于黄老而强调驾御臣下之“术”,主张因任授官,循名责实,君主督责臣下,掌生杀奖惩之权,以

  • 颜游秦

    师古从父。武德初为廉州刺史,有政绩,不久卒于郓州刺史任上。撰有《汉书决疑》十二卷。后师古注《汉书》,亦多取其义。(,参见《新唐书》)【介绍】:唐京兆万年人。颜师古叔父。高祖武德初,为廉州刺史,抚恤境内

  • 杜翰

    【生卒】:?——1866字继圆。杜受田之子。道光进士。历官至工部侍郎、军机大臣,办理京城巡防事务,甚得咸丰帝倚重。同治帝即位,支持载垣、端华等反对太后垂廉听政,后被连坐革职。同治五年卒。【生卒】:?—

  • 贺琛

    南朝梁人,字国宝,祖籍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家贫好学,精于《三礼》。历太学博士、员外散骑常侍,参与制订朝廷礼仪,又撰《新谥法》,曾上表指斥时政弊端。侯景之乱时为云骑将军,受伤被俘,逼拜金紫光禄大夫,

  • 抱嶷

    【介绍】:北魏安定石唐人,字道德,居于直谷。幼时,其家坐叛逆罪,没入内宫,受刑为宦人。以忠谨累迁中常侍、中曹侍御尚书,孝文帝、冯太后嘉之,擢殿中侍御尚书。后以老疾乞外,出为泾州刺史。为政多守旧法,侮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