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坤一

刘坤一

【生卒】:1830——1902

字岘庄。湖南新宁人。廪生。初办团练,咸丰六年(1856),从湘军赴江西与太平军作战,转战至广西,参加袁州、抚州、柳州、浔州诸役,接统刘长佑军队。赐号“硕勇巴图鲁”。官自教谕历广东按察使至江西巡抚、署两江总督。光绪中,先后总督两广、两江,帮办海军事务。中俄伊犁交涉及中法战争之时,屡上疏论战守,多被采纳。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充钦差大臣,督关内外诸军。义和团运动及八国联军之役起,与李鸿章张之洞等筹划“东南互保”。相继与张之洞联衔三次上疏,会奏变法,主张以兴学为首务,整顿变通中法十二事,兼采并用西法十一事。加太子太保。光绪二十八年卒。追封一等男爵,谥忠诚。


【生卒】:1830—1902

【介绍】:

清湖南新宁人,字岘庄。廪生。咸丰五年领团练镇压本省境内之太平军。次年,从族侄刘长佑军援江西。咸丰末,追石达开军,转战湘桂。授广东按察使。同治间累擢署两江总督。光绪初,为两广总督,旋即回任两江。中俄交涉伊犁问题及中法战争时,均上疏论外事机宜。甲午战争后期,为钦差大臣,督关内外诸军。和议成,仍回原任。二十五年,致书荣禄,反对废立。义和团运动期间,与李鸿章张之洞创议东南自保。后又与张之洞上疏请变法。卒谥忠诚。


【生卒】:1830—1902

【介绍】:

清湖南新宁人,字岘庄。廪生。咸丰五年领团练镇压本省境内之太平军。次年,从族侄刘长佑军援江西。咸丰末,追石达开军,转战湘桂。授广东按察使。同治间累擢署两江总督。光绪初,为两广总督,旋即回任两江。中俄交涉伊犁问题及中法战争时,均上疏论外事机宜。甲午战争后期,为钦差大臣,督关内外诸军。和议成,仍回原任。二十五年,致书荣禄,反对废立。义和团运动期间,与李鸿章张之洞创议东南自保。后又与张之洞上疏请变法。卒谥忠诚。


【生卒】:1830—1902

【介绍】:

清湖南新宁人,字岘庄。廪生。咸丰五年领团练镇压本省境内之太平军。次年,从族侄刘长佑军援江西。咸丰末,追石达开军,转战湘桂。授广东按察使。同治间累擢署两江总督。光绪初,为两广总督,旋即回任两江。中俄交涉伊犁问题及中法战争时,均上疏论外事机宜。甲午战争后期,为钦差大臣,督关内外诸军。和议成,仍回原任。二十五年,致书荣禄,反对废立。义和团运动期间,与李鸿章张之洞创议东南自保。后又与张之洞上疏请变法。卒谥忠诚。


猜你喜欢

  • 石得一

    开封(今属河南)人。为内侍黄门、累官内殿承制。神宗时,四迁入内副都知。元祐初,领成州团练使,罢内省职。为御史刘挚所劾,与王中正、李宪及宋用臣目为“四凶”。降左藏库使。卒,绍圣中,赠随州观察使。【生卒】

  • 苏蕙

    【介绍】:十六国时前秦始平人,字若兰。窦滔妻。滔为苻坚秦州刺史,以罪被徙流沙。苏氏思之,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诗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读,词甚凄惋。一说,窦滔为安南将军,另有宠姬赵阳台,镇襄

  • 张宗演

    【生卒】:?——1292正一天师之三十六代。至元十三年(1276)为忽必烈召见。奉命主领江南道教。后又两次被召见。【生卒】:1244—1291【介绍】:元贵溪人,字世传,号简斋。正一道第三十六代天师。

  • 司马邺

    【介绍】:见晋愍帝。

  • 薛昭纬

    存诚曾孙。乾宁时拜礼部侍郎,掌贡举。后遭崔胤排挤,出任磎州刺史时卒。【介绍】:唐河中宝鼎人,字纪化。薛存诚孙。性轻佻,恃才傲物,每入朝,必弄笏而行,旁若无人。累迁祠部员外郎。僖宗文德元年,为礼部员外郎

  • 伏暅

    【生卒】:462—520字玄耀,平昌安丘(今属山东)人。幼习儒学,善清谈。齐时历奉朝请、太学博士。入梁为国子博士,兼《五经》博士。历迁永阳内史、新安太守,所至皆清廉公正,民无力纳赋税者,常以俸禄田米助

  • 张焘

    【生卒】:1013—1082【介绍】:宋临濮人,字景元。张奎子。举进士。为单州通判,知沂、潍二州,改提点河北刑狱、摄领澶州,会河决商胡,被免职。复提点河东、陕西等路刑狱。英宗治平四年,加龙图阁直学士、

  • 江有诰

    【生卒】:?——1851字晋三。安徽歙县人。通音韵学,造诣甚高。著《诗经韵读》、《群经韵读》、《楚辞韵读》、《先秦韵读》、《汉魏韵读》、《唐韵四声正》、《谐声表》、《入声表》、《二十一部韵谱》、《唐韵

  • 杨炎

    【生卒】:727-781字公南,号小杨山人,凤翔(今属陕西)人。初为河西节度掌书记。代宗时由中书舍人迁吏部侍郎。元载败,被贬。德宗即位,由崔祐甫推荐,擢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上任后即定议废除以人丁为本

  • 王佐

    【生卒】:?——1449海丰(今属广东)人。永乐时中乡举。毕业于太学,因有学问品行,提升为吏科给事中。复为宣宗简注。宣德二年(1427)越级升为户部右侍郎。巡视太仓、临清、德州、淮、徐诸粮仓;治理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