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櫆
【生卒】:1698—1779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雍正七年副贡生。乾隆年间先后被荐应举博学鸿词科,报罢。晚官黟县教谕。工文章。方苞誉为“今之韩、欧”。友人姚范之侄姚鼐亦推重其文。世遂以方、刘、姚为桐城派之代表。论文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进一步发展了崇古、拟古的理论。有《海峰文集》、《海峰诗集》。
【生卒】:1698—1779
【介绍】:
清安徽桐城人,字才甫,一字耕南,号海峰。雍正七年副贡生。乾隆年间先后被荐应举博学鸿词科,报罢。晚官黟县教谕。工文章。方苞誉为“今之韩、欧”。友人姚范之侄姚鼐亦推重其文。世遂以方、刘、姚为桐城派之代表。论文强调“义理、书卷、经济”,要求作品阐发程朱理学,又主张在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气”、“音节”、“字句”,进一步发展了崇古、拟古的理论。有《海峰文集》、《海峰诗集》。
字叔明,擒虎弟。骁勇有力。仕北周为上开府。隋开皇时,以军功迁代州总管,封公爵。仁寿初与突厥战,兵败受重伤,免官为民。炀帝时复官,为陇西太守。后奉命平朱崖民变,数奏捷。病卒于军中。(,参见《北史》)
【生卒】:1890—1911【介绍】:清江苏邳县人。高等小学毕业后入新军第九镇。宣统二年春加入同盟会。三年初,率军中同盟会员四十余人赴广州,参加广州起义,随黄兴攻督署,被捕牺牲。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生卒】:?—前548【介绍】:春秋时齐国人。有勇力,为齐庄公宠臣。崔杼娶棠姜,庄公与棠姜私通,崔杼遂杀庄公,并杀邴师、贾举等八人。
【介绍】:清浙江平湖人,字笠亭。诸生。工诗词。有《列国考》、《小石林集》。
山西介休人。诸生。历尽艰辛寻求其父遗骨于贵州荔波县。晚年研究《易》经,有撰述。
【介绍】:宋温州永嘉人,字恭叔,号浮沚。哲宗元祐六年进士。师事程颐。徽宗崇宁中,官至太学博士。后为齐州教授,发明中庸之旨,邑人始知有伊洛之学。大观三年,罢归,筑浮沚书院以讲学。宣和中,除秘书省正字。有
【介绍】:明广东东莞人。洪武初,兄梁惠养获重罪,解京将刑。惠生请代兄死。乃从械系至京,竟代兄死。
字直夫,祖籍绥州(今陕西绥德)人,徙居西河。以父荫,从军破侬智高。韩绛城啰兀,浩领兵与西夏战于赏堡岭川,取胜。积官供备库副使、广西都监,著《安边策》,谒王安石。从章惇于南江,败蛮酋长田元猛等,遂城懿州
出身寒微。曾为傅险(岩)地区的版筑奴隶,商王武丁见他,知其贤,擢拔任用,并举以为相,由此国家大治。【介绍】:名或作兑。商代人。武丁时大臣。传说为傅岩筑墙之奴隶。武丁梦得圣人,名曰说,求于野。乃于傅岩得
扬州镇抚。燕王军队至长江北,他与御史王彬孤城坚守,后守将王礼弟崇缚彬,开门迎降燕军。刚与彬皆不屈死。【生卒】:?—1402【介绍】:一作邓刚。明人。建文时官扬州卫指挥。燕兵南下,刚缮兵甲,浚城濠固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