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刘聪

刘聪

【生卒】:?—318

【介绍】:

十六国时汉国国君,匈奴族,字玄明,一名载。刘渊第四子。随渊还左国城,拜鹿蠡王。晋怀帝永嘉四年,杀兄刘和自立。遣刘曜等攻陷洛阳,俘晋怀帝,又鸩杀之。晋愍帝即位于长安,聪遣将攻陷之,俘愍帝。骄奢淫暴,杀戮无已,穷兵黩武,沉湎酒色。宠任太子刘粲,纵刘曜、石勒擅兵于外。身死国乱。在位八年。


【生卒】:?-318

字玄明,刘渊子。幼聪悟好学,博习经史,尤好《孙吴兵法》,工草隶书,善词赋文章,武艺高强。历司马顒司马颖部将。父建立汉国,聪领军征战,屡败晋军。怀帝永嘉四年(310),兄刘和嗣立,聪以大司马、大单于、录尚书事总执内外军政,不久杀兄自立为帝。永嘉五年,攻陷洛阳,俘怀帝。愍帝建兴四年(316),攻陷长安,俘愍帝,西晋亡。聪荒淫暴虐,刑杀无度,朝臣自危。诸子弟为争夺继承权,互相火并,子刘粲诬杀皇太弟刘乂,立为皇太子,引起汉国内乱,氐、羌十余万落叛离,石勒等脱离汉国。元帝太兴元年死,谥昭武皇帝,庙号烈宗。(,参见《魏书》)


【生卒】:?—318

【介绍】:

十六国时汉国国君,匈奴族,字玄明,一名载。刘渊第四子。随渊还左国城,拜鹿蠡王。晋怀帝永嘉四年,杀兄刘和自立。遣刘曜等攻陷洛阳,俘晋怀帝,又鸩杀之。晋愍帝即位于长安,聪遣将攻陷之,俘愍帝。骄奢淫暴,杀戮无已,穷兵黩武,沉湎酒色。宠任太子刘粲,纵刘曜、石勒擅兵于外。身死国乱。在位八年。


【生卒】:?-318

字玄明,刘渊子。幼聪悟好学,博习经史,尤好《孙吴兵法》,工草隶书,善词赋文章,武艺高强。历司马顒司马颖部将。父建立汉国,聪领军征战,屡败晋军。怀帝永嘉四年(310),兄刘和嗣立,聪以大司马、大单于、录尚书事总执内外军政,不久杀兄自立为帝。永嘉五年,攻陷洛阳,俘怀帝。愍帝建兴四年(316),攻陷长安,俘愍帝,西晋亡。聪荒淫暴虐,刑杀无度,朝臣自危。诸子弟为争夺继承权,互相火并,子刘粲诬杀皇太弟刘乂,立为皇太子,引起汉国内乱,氐、羌十余万落叛离,石勒等脱离汉国。元帝太兴元年死,谥昭武皇帝,庙号烈宗。(,参见《魏书》)


【生卒】:?—318

【介绍】:

十六国时汉国国君,匈奴族,字玄明,一名载。刘渊第四子。随渊还左国城,拜鹿蠡王。晋怀帝永嘉四年,杀兄刘和自立。遣刘曜等攻陷洛阳,俘晋怀帝,又鸩杀之。晋愍帝即位于长安,聪遣将攻陷之,俘愍帝。骄奢淫暴,杀戮无已,穷兵黩武,沉湎酒色。宠任太子刘粲,纵刘曜、石勒擅兵于外。身死国乱。在位八年。


猜你喜欢

  • 冯盎

    【生卒】:?—646【介绍】:唐高州良德人,字明达。世为本部大首领。隋末五州獠叛,盎击平之,拜汉阳太守。从炀帝伐辽东,迁左武卫大将军。隋亡,据番禺等地,自号总管。高祖武德四年归唐,授上柱国、高州总管,

  • 刘宏

    【生卒】:434—458字休度,宋文帝刘义隆第七子,封建平王,谥宣简。文帝时历任中护军、江州刺史、中书令。刘劭弑文帝,他遣亲信归孝武帝。孝武帝即位后,深受重用,官至中书监、尚书令。大明二年病卒。(,参

  • 朱文霆

    【生卒】:1295—1363【介绍】:元兴化路莆田人,字原道。惠宗元统元年进士,授瑞安州同知,改汀州路推官,调瓯宁尹,除福建宣慰司都事。累迁泉州路同知,进总管致仕。

  • 刘敏宽

    【介绍】:明山西安邑人,字伯功。万历五年进士。历官兵部左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所至必整顿军备,储粮筑防,故频频奏捷。进阶少保。四十五年致仕。有《延镇图说》。

  • 夜落隔

    【生卒】:?——1016甘州回鹘可汗王。大中祥符八年(1015),遣使上表称宝物公主病亡。赐宝钿、日历及安抚诏书。使者请慰谕宗哥,自甘州至汴京朝贡之路可以畅通无阻。九年(1016),宋指挥使杨知进至,

  • 高济

    欢子,高洋同母弟。北齐天保初,封博陵王。武成帝时为定州刺史。帝卒,自言顺次当以己为帝。后主使人将他暗杀。谥文简。(,参《北史》)

  • 李宗勉

    字强父,富阳(今属浙江)人。开禧进士。历秘书郎,知台、婺州,监察御史等。值宋、蒙灭金,他建请今当修内治、严边防、节冗费、招强勇,以壮国势。进左司谏兼侍讲,拜殿中侍御史;建议欲保江南,先守江北,抵御蒙古

  • 李廷珪

    【介绍】:五代时易水人,本姓奚。奚超子。与父自易水渡江居歙州。至南唐赐姓李。世代以制墨闻名。江南以澄心堂纸、龙尾砚及廷珪墨为文房三宝。自宋以来推为第一。

  • 曹守贞

    【介绍】:明扬州府江都人,字子一。吕柟弟子,精究理学。嘉靖十七年进士。任遂昌知县,遭同官倾轧,左迁晋州判官,有惠政。累官至平乐知府。乞休还里,闭户读书,有《畸侔轩稿》。

  • 苏洵

    【生卒】:1009—1066【介绍】:宋眉州眉山人,字明允,号老泉。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余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遂闭门苦读,精通六经、百家之说。仁宗嘉祐元年,携子苏轼、苏辙赴试京师。欧阳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