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包佶

包佶

【介绍】:

唐润州延陵人,一说湖州人,字幼正。包融子。玄宗天宝六年进士。累官至秘书监。与韩洄、元琇李衡等皆出于刘晏门下。德宗贞元以后,相继掌天下财利。历汴东两税使,诸道盐铁等使,迁刑部侍郎、太常少卿,拜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工诗。与兄包何齐名,时称二包,又与父、兄号三包。有诗集。


字幼正,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西南)人。进士及第,累官谏议大夫。坐善元载,贬岭南。后由刘晏奏起为汴东两税使、诸道盐铁轻货钱物使。以主掌财利闻名于时。终官秘书监。


【介绍】:

唐润州延陵人,一说湖州人,字幼正。包融子。玄宗天宝六年进士。累官至秘书监。与韩洄、元琇李衡等皆出于刘晏门下。德宗贞元以后,相继掌天下财利。历汴东两税使,诸道盐铁等使,迁刑部侍郎、太常少卿,拜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工诗。与兄包何齐名,时称二包,又与父、兄号三包。有诗集。


字幼正,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西南)人。进士及第,累官谏议大夫。坐善元载,贬岭南。后由刘晏奏起为汴东两税使、诸道盐铁轻货钱物使。以主掌财利闻名于时。终官秘书监。


【介绍】:

唐润州延陵人,一说湖州人,字幼正。包融子。玄宗天宝六年进士。累官至秘书监。与韩洄、元琇李衡等皆出于刘晏门下。德宗贞元以后,相继掌天下财利。历汴东两税使,诸道盐铁等使,迁刑部侍郎、太常少卿,拜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工诗。与兄包何齐名,时称二包,又与父、兄号三包。有诗集。


猜你喜欢

  • 周观政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因被推荐授任九江教授,后历任监察御史、江西按察使。曾监守奉天门。禁止女乐工入内宫。【介绍】:明浙江山阴人。洪武间擢监察御史,监奉天门。阻女乐入内,中使谓有上命,执不听。已而帝亲出

  • 康与之

    【介绍】:宋洛阳人,字伯可,又字叔闻,号退轩,一号顺庵。高宗建炎初上《中兴十策》,名振一时。官承务郎。秦桧当国,附会求进,累擢军器监丞,为福建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专应制为歌词,阿谀粉饰。所至挟桧势,多

  • 哈尚德

    【生卒】:?—1773【介绍】:清直隶河间人。哈元生子。随父从军,授千总。乾隆间自副将迁总兵,历宜昌、古州等镇。从攻金川。以扰民虐兵革职。寻派赴西路军营效力,又因解送羊只多有倒毙,革职。

  • 辛雄

    【生卒】:485-534字世宾,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解褐奉朝请。为官用心平直,明敏善断,每有议论,多为执政者采纳。庄帝时,位至都官尚书、河南尹。孝武帝时,位侍中。帝西奔,雄留洛阳,被高欢杀害。(

  • 允祉

    【生卒】:?——1732康熙帝第三子。历封诚郡王、诚亲王。多次随康熙帝行围、谒陵。康熙三十五年(1696)率领镶红旗大营从康熙帝征噶尔丹。曾勘查三门底柱,参与编修《律历渊源》。雍正间先后被降封、夺爵。

  • 袁高

    【生卒】:727-786字公颐。进士。由韶州长史召拜为给事中,曾极力反德宗启用卢杞为饶州刺史。(,参见《新唐书》)【生卒】:约727—约786【介绍】:唐沧州东光人,字公颐。袁恕己孙。擢进士第。代宗时

  • 张士逊

    【生卒】:964—1049【介绍】:宋光化军乾德人,字顺之,号退傅。太宗淳化三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侍御史。仁宗时以枢密直学士判集贤院。天圣六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曹汭狱事起,得罪太后,遂罢知江宁府。

  • 李直养

    【介绍】:宋广陵人,字无害。孝宗淳熙中为海盐丞,甚著名绩。光宗绍熙初改海盐令,兴学教士,置乡底堰八十余所及长丰闸,又自蓝田庙开浦十八里以便盐运,民受其利。

  • 张为

    【介绍】:唐闽中人。工诗,与周朴齐名,有《诗人主客图》。

  • 任氏

    西汉初年宜曲(约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秦时为督道仓吏。秦末,天下动乱,别人争取金玉,他独收藏粮食。楚汉之争时,民不得耕种,米贵至石万钱,他出售粮食,成为巨富,并购置土地,经营农业,以节俭自持,故富及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