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献文帝
【生卒】:454—476
【介绍】:
即拓跋弘。北魏皇帝。鲜卑族。文成帝长子。文成帝和平六年五月即位。初立,丞相乙浑谋反,冯太后密谋诛之,并临朝听政。皇兴元年,帝亲政,喜佛道,赏罚严明,吏治始有起色。取宋淮北四州及豫、淮西、东徐、兖、青等州。在位六年,于皇兴五年,禅位太子宏,自称太上皇。孝文帝延兴六年,为冯太后毒死。庙号显祖。
【生卒】:454—476
【介绍】:
即拓跋弘。北魏皇帝。鲜卑族。文成帝长子。文成帝和平六年五月即位。初立,丞相乙浑谋反,冯太后密谋诛之,并临朝听政。皇兴元年,帝亲政,喜佛道,赏罚严明,吏治始有起色。取宋淮北四州及豫、淮西、东徐、兖、青等州。在位六年,于皇兴五年,禅位太子宏,自称太上皇。孝文帝延兴六年,为冯太后毒死。庙号显祖。
回族。直隶河间(今属河北)人。乾隆二年(1737)武状元。历官河南南阳镇总兵、署松潘镇总兵、湖广提督。乾隆十三年(1748)赴金川,从张广泗军平叛,数袭色尔力,屡败敌军。后从经略大学士傅恒,至平定金川
【介绍】:南朝梁僧。梁武帝时住拾宝岩。每经旬入定,或半月绝粮。夜行山中,虎辄避去。帝闻,赐号伏虎禅师。后不知所终。
【生卒】:992——1077字杲卿,韩城(今属陕西)人。举进士。历知绛、邓、庆、秦诸州及开封府。至和二年(1055),擢御史中丞,论时事无所回避。嘉祐三年(1058),除枢密副使。拜参知政事、枢密使。
字叔和,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受业于薛汉,曾改定《韩诗章句》。后归乡里教授,弟子千余人。著《诗题约义通》,学者常征引《杜君法》云。【介绍】:东汉犍为武阳人,字叔和。少有高才,受业于薛汉,定《韩诗章
【生卒】:?——1403浏阳(今属湖南)人。豁达有勇力,晓通书史。官燕山右护卫百户。从燕王起兵反朝,克蓟州,取雄县,战月漾桥,抵鄚州及真定、夹河、小河之战,皆有功。累授都督同知,成祖即位,论功封成阳侯
【生卒】:1369——1415字大坤。吉水(今属江西)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任中书庶吉士、御史。曾上万言书,批评太祖政“令数改则民疑,刑太繁则民玩”等事,帝称其才。复献《太平十策》。后罢官
【生卒】:1788—1851【介绍】:清满洲正红旗人,他塔喇氏,字东岩,号余山。由官学生考授繙译中书。道光间官至湖广总督。镇压钟人杰、李沅发等起事。咸丰元年调陕甘。未及赴任,卒。谥庄毅。
【介绍】:宋邵武人,字作肃,号见斋。从朱熹学,所论惩创后生妄作之弊,多受朱子称许。历官道州宁远县尉。
【生卒】:?—942【介绍】:五代时振武索葛部人。初从李存勗于兵间,后唐时累官山东南道节度使。后晋高祖即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蓄异志,与安重荣相结托。重荣反,高祖幸邺,从进亦反,为李建崇所败,奔还
【生卒】:?——977字季华,昌朝伯祖父。以荫授临淄、雍丘主簿,通判澧州。宋太宗尹开封府,为本府推官,加左赞善大夫。及即位,拜左正议大夫、枢密直学士,旋擢三司副使。琰有吏才,佐太宗居幕府五年,勤于职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