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人物>周桓王

周桓王

【生卒】:?—前697

【介绍】:

春秋时周国君。姬姓,名林。平王孙。平王时,郑武公、庄公为卿士,而王偶亦以政付虢公。致相怨相疑而周、郑交质。桓王继位,以虢公忌父为卿士。郑庄公使祭足帅师取周温地之麦,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夺郑庄公政,庄公不朝。王伐郑,大败,郑祝聃射王中肩。在位二十三年。


【生卒】:?—前697

名林,平王孙。前720年继平王即位。当时郑庄公强,以璧与鲁交换许田,郑和王室矛盾激化,前707年,他率陈、蔡、卫等诸侯军伐郑,战于繻葛,为郑军所败。郑军射伤其肩。


【生卒】:?—前697

【介绍】:

春秋时周国君。姬姓,名林。平王孙。平王时,郑武公、庄公为卿士,而王偶亦以政付虢公。致相怨相疑而周、郑交质。桓王继位,以虢公忌父为卿士。郑庄公使祭足帅师取周温地之麦,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夺郑庄公政,庄公不朝。王伐郑,大败,郑祝聃射王中肩。在位二十三年。


【生卒】:?—前697

名林,平王孙。前720年继平王即位。当时郑庄公强,以璧与鲁交换许田,郑和王室矛盾激化,前707年,他率陈、蔡、卫等诸侯军伐郑,战于繻葛,为郑军所败。郑军射伤其肩。


【生卒】:?—前697

【介绍】:

春秋时周国君。姬姓,名林。平王孙。平王时,郑武公、庄公为卿士,而王偶亦以政付虢公。致相怨相疑而周、郑交质。桓王继位,以虢公忌父为卿士。郑庄公使祭足帅师取周温地之麦,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桓王十三年,夺郑庄公政,庄公不朝。王伐郑,大败,郑祝聃射王中肩。在位二十三年。


猜你喜欢

  • 顾寿桢

    【介绍】:清浙江山阴人,初名以文,字祖香。咸丰九年举人。有《孟晋斋文集》。

  • 崔郸

    邠弟。进士。初为监察御史。开成四年拜相,与李德裕相善,知政事数年。(,参见《新唐书》)【介绍】:唐贝州武城人,崔郾弟。第进士。累官吏部侍郎、太常卿。文宗末擢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改中书侍郎。宣宗初复以检校

  • 韦泽

    安石祖。隋末为民部侍郎。留守洛阳,被李密俘获。密败,从王世充。归唐,授谏议大夫、检校黄门侍郎,出任陵州刺史时卒。(,参见《新唐书》)

  • 齐悼公

    【生卒】:?—前485【介绍】:春秋末齐国国君,名阳生。景公子。景公卒,太子荼立,是为晏孺子。阳生奔鲁,季康子以其妹季姬妻之。后为田乞迎归即位,杀晏孺子。田乞为相,田氏始专齐政。悼公元年,因鲁勿与季姬

  • 吴伯肇

    【介绍】:清湖南龙阳人,字震一。贡生。家贫力学。有《蠡测集》、《蔗皮集》。

  • 汪禔

    【生卒】:1490—1530【介绍】:明徽州府祁门人,字介夫,号檗庵,又号古心子。制木简刻“敬恕”二字置袖中,用以自戒。有《家礼砭俗》、《投壶仪节》、《檗庵集》。

  • 邓林

    【介绍】:宋福州福清人,字楚材。孝宗淳熙五年进士。授泰和簿。与辛弃疾、周必大、陈傅良、戴溪、朱熹、吕祖谦等为友。曾三上书于朝,讥切朝政。时朝议欲授以中都干官,或沮之,改石城丞。有《虚斋文集》。

  • 吴庆之

    【介绍】:南朝宋濮阳人,字文悦。为江夏王刘义恭西曹书佐。及义恭诛,自伤为吏无状,终身食蔬,不复出仕。

  • 曷思麦里

    【生卒】:?——1255西域谷则斡儿朵部人。铁木真西征时,他率可散等城酋长迎降。后从大将哲伯征乃蛮,杀曲出律。又从铁木真征薛迷思干,追击扎剌丁,平钦察。从元太宗窝阔台征汴至怀孟,为怀孟州达鲁花赤。12

  • 刘庆耀妻廖氏

    【生卒】:?——1864龙南(今属江西)人。同治三年,持刀斗“贼”,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