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经世
字济候。福建惠安人。陈寿祺之弟子。钻研经学,认为不通经学,无法治理学;不明训诂学则不能通经学;而不知声音文字之本,又无法明训诂。著有《说文会通》十六卷,《尔雅音疏》六卷,《释文辨证》十四卷,《韵学溯源》四卷,《十三经正读定本》八十卷,《经传释辞续编》八卷,《春秋例辨》八卷,《孝经说》、《诗韵订》各二卷,《夏小正说》一卷,《惕斋经说》六卷,《读经校语》四卷。
字济候。福建惠安人。陈寿祺之弟子。钻研经学,认为不通经学,无法治理学;不明训诂学则不能通经学;而不知声音文字之本,又无法明训诂。著有《说文会通》十六卷,《尔雅音疏》六卷,《释文辨证》十四卷,《韵学溯源》四卷,《十三经正读定本》八十卷,《经传释辞续编》八卷,《春秋例辨》八卷,《孝经说》、《诗韵订》各二卷,《夏小正说》一卷,《惕斋经说》六卷,《读经校语》四卷。
【介绍】:宋金陵人。父孙谦,仕南唐为长剑都指挥使,伐闽,后援不至,战死。承睿时为小校,愤带兵者不如期,致其父没,乃刺杀之,亡去,转徙淮、楚间。久之入京师,以策上太宗,授左班殿直,终左藏库使。
【生卒】:?—1801【介绍】:清蒙古正白旗人,图博特氏。乾隆间授蓝翎侍卫,从攻准噶尔、金川,累擢副都统。嘉庆间,官至理藩院尚书、镶白旗蒙古都统休致。
【生卒】:951——995字显仁,岘弟。太平兴国进士,累官光禄寺丞。淳化初,撰《七牖题名记》,并补注父和凝所著《古今孝悌集成》十卷以献,擢直史馆。三年(992),再献《观灯赋》,进右正言,知理检院。至
【生卒】:?—196【介绍】:东汉末会稽人,字大明。师从陈蕃,博览群书。辟太尉府,迁丹阳太守。曹操起兵,前后遣兵万余助之。孙策攻会稽太守王朗,奉遣御之,兵败,为策所杀。
【生卒】:前506—?【介绍】:即言偃。春秋时吴国人,名偃,字子游。孔子弟子。列文学科。仕鲁为武城宰,以礼乐教民。孔子过武城,闻弦歌之声,嘉许之。
始为后唐庄宗小校,累从征伐有功。明帝时任捧圣指挥使、左右羽林都校、寿州节度使等,为人巧佞,进言多为明宗所纳。后晋建立,在洛阳任职。后起兵响应范延光叛乱,攻下河阳、洛阳,不久兵败,溺死河中。【生卒】:?
【生卒】:?—1644【介绍】:明宗室。神宗第五子。万历二十九年封瑞王,天启七年就藩汉中。性好佛,不近女色。崇祯时义军屡逼汉中,逃往重庆。崇祯十七年张献忠攻破重庆,被擒杀。
【介绍】:隋庐江襄安人,字长威。以父荫拜开府。大业中拜虎贲郎将。泛海袭琉球,俘其人数千归。积功拜右御卫将军。炀帝被杀,因宇文化及召守江陵。集众缟素为帝发丧改葬。投杜伏威,为所忌而遇害。
南朝齐晋陵(治今江苏常州市)人。父早亡,母病重,家贫无以养母,乃诣乡里自卖。乡邻怜之,人人分升米相助,遂渡饥年。出嫁不久,康之病亡,家欲改嫁,誓死不从。(,参见《南史》)
【生卒】:1447—1497【介绍】:明河南通许人,字仲一,号一庵。贾恪子。成化十四年进士,授知绛州。值大饥疫,参酌古今救荒诸法,为救荒八事,行之颇验。官至山西按察司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