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明太祖

明太祖

【生卒】:1328—1398

【介绍】:

即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濠州钟离人。初名重八、兴宗,字国瑞。幼年穷苦,十七岁入皇觉寺为僧,旋即出外化缘乞食。元顺帝至正十二年,投郭子兴部红巾军,自亲兵升九夫长,娶子兴养女马氏为妻,号“朱公子”,始改名取字。次年,擢为镇抚。十五年,子兴死,子郭天叙受宋龙凤政权任为都元帅,以元璋为左副元帅。同年,渡江攻集庆。天叙阵亡,元璋独任元帅府事。十六年,克集庆,改称应天府,遂称吴国公。此后,东与张士诚争江浙,西与陈友谅争长江中游地区。宋小明王龙凤九年(元至正二十三年),攻杀陈友谅。次年,称吴王。龙凤十二年,围张士诚于苏州。次年,始称吴元年,破苏州,俘杀张士诚;继之,出兵北伐。又次年,即皇帝位,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克大都,灭元。陆续攻克南北各地,屡次出塞攻击北元。洪武十三年,以“谋反”罪杀丞相胡惟庸,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在位时严惩贪污,以操之过急,不免冤滥。屡兴大狱,胡惟庸、蓝玉两案,前后株连死者数万人。开国功臣多非善终,文人学士以文字取杀身之祸者亦有多人。定八股取士之制。严禁百姓私往海外贸易,禁用白银交易。


【生卒】:1328——1398

即朱元璋。字国瑞,谥高皇帝。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元至正四年(1344),大饥疫,父母兄死。贫,入皇觉寺为僧。1352年,入郭子兴军,屡立战功。韩林儿称帝时为副元帅。1356年攻下集庆,称吴国公。击败陈友谅后,称吴王。随后削平张士诚方国珍割据势力。旋挥师北伐,大破元军。1368年称帝,建都南京,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后,普查人口,丈量土地,均平赋役;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减轻对工匠的奴役;抑制豪强贪吏,制定《大明律》,废宰相职,加强皇权。史称其“武定祸乱,文致太平”。(一,)


【生卒】:1328—1398

【介绍】:

即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濠州钟离人。初名重八、兴宗,字国瑞。幼年穷苦,十七岁入皇觉寺为僧,旋即出外化缘乞食。元顺帝至正十二年,投郭子兴部红巾军,自亲兵升九夫长,娶子兴养女马氏为妻,号“朱公子”,始改名取字。次年,擢为镇抚。十五年,子兴死,子郭天叙受宋龙凤政权任为都元帅,以元璋为左副元帅。同年,渡江攻集庆。天叙阵亡,元璋独任元帅府事。十六年,克集庆,改称应天府,遂称吴国公。此后,东与张士诚争江浙,西与陈友谅争长江中游地区。宋小明王龙凤九年(元至正二十三年),攻杀陈友谅。次年,称吴王。龙凤十二年,围张士诚于苏州。次年,始称吴元年,破苏州,俘杀张士诚;继之,出兵北伐。又次年,即皇帝位,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克大都,灭元。陆续攻克南北各地,屡次出塞攻击北元。洪武十三年,以“谋反”罪杀丞相胡惟庸,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在位时严惩贪污,以操之过急,不免冤滥。屡兴大狱,胡惟庸、蓝玉两案,前后株连死者数万人。开国功臣多非善终,文人学士以文字取杀身之祸者亦有多人。定八股取士之制。严禁百姓私往海外贸易,禁用白银交易。


【生卒】:1328——1398

即朱元璋。字国瑞,谥高皇帝。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元至正四年(1344),大饥疫,父母兄死。贫,入皇觉寺为僧。1352年,入郭子兴军,屡立战功。韩林儿称帝时为副元帅。1356年攻下集庆,称吴国公。击败陈友谅后,称吴王。随后削平张士诚方国珍割据势力。旋挥师北伐,大破元军。1368年称帝,建都南京,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统治。统一全国后,普查人口,丈量土地,均平赋役;兴修水利,推行屯田,减轻对工匠的奴役;抑制豪强贪吏,制定《大明律》,废宰相职,加强皇权。史称其“武定祸乱,文致太平”。(一,)


【生卒】:1328—1398

【介绍】:

即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濠州钟离人。初名重八、兴宗,字国瑞。幼年穷苦,十七岁入皇觉寺为僧,旋即出外化缘乞食。元顺帝至正十二年,投郭子兴部红巾军,自亲兵升九夫长,娶子兴养女马氏为妻,号“朱公子”,始改名取字。次年,擢为镇抚。十五年,子兴死,子郭天叙受宋龙凤政权任为都元帅,以元璋为左副元帅。同年,渡江攻集庆。天叙阵亡,元璋独任元帅府事。十六年,克集庆,改称应天府,遂称吴国公。此后,东与张士诚争江浙,西与陈友谅争长江中游地区。宋小明王龙凤九年(元至正二十三年),攻杀陈友谅。次年,称吴王。龙凤十二年,围张士诚于苏州。次年,始称吴元年,破苏州,俘杀张士诚;继之,出兵北伐。又次年,即皇帝位,国号明,年号洪武。同年,克大都,灭元。陆续攻克南北各地,屡次出塞攻击北元。洪武十三年,以“谋反”罪杀丞相胡惟庸,罢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度。在位时严惩贪污,以操之过急,不免冤滥。屡兴大狱,胡惟庸、蓝玉两案,前后株连死者数万人。开国功臣多非善终,文人学士以文字取杀身之祸者亦有多人。定八股取士之制。严禁百姓私往海外贸易,禁用白银交易。


猜你喜欢

  • 长孙操

    【生卒】:?-650敞从弟。武德中为陕州刺史,自州东引水入城,以代井汲,大便百姓。官至岐州刺史、加金紫光禄大夫。(,参见《新唐书》)【介绍】:唐洛阳人,字元节。长孙览子。高祖辟署相国府金曹参军、检校虞

  • 邓章

    【介绍】:西汉汉中成固人。邓先子。以修黄老言著称。

  • 沈磊

    【介绍】:明末清初浙江归安人,字石长。与张履祥为友。在外教授,弟子献时食,必先献其母,否则不肯入口。家有丧,不用僧人作佛事。学者称诚庵先生。

  • 析像

    【介绍】:见折像。

  • 卫敬公

    【生卒】:?—前446【介绍】:战国时卫国国君。名弗,一作费。卫悼公之子。周定王五年至二十三年在位。

  • 崔玄童

    【介绍】:唐博陵安平人。武周神功元年,举绝伦科。累迁司封郎中。玄宗开元十一年,为刑部侍郎。后出为徐州刺史、相州刺史。能诗。

  • 柳謇之

    【介绍】:隋河东解人,字公正。柳机从子。在北周以明经擢第入仕。隋文帝开皇初历兵部,司勋二曹侍郎。善谈谑,有雅望,酗酒而不乱。诏令接对来使。出为肃州、息州刺史,有惠政。炀帝时拜齐王长史,王擅宠,放纵左右

  • 安友权

    【介绍】:五代时代北人。安元信(子言)子。后唐昭宗时,久为羽林军将。约于乾宁中出为安南节度使。官至诸卫大将军。

  • 陈亨

    【生卒】:?—1400【介绍】:明凤阳府寿州人。元末扬州万户。降朱元璋于濠州,为铁甲长,擢千户。积功至北平都指挥使。建文初擢都督佥事。燕王起兵,与指挥徐理、陈文等降燕,累从破南军,进都督同知。力战受伤

  • 张亮基

    【生卒】:1809—1871【介绍】:清江苏铜山人,字石卿。道光十四年举人。官内阁中书。咸丰间任湖南巡抚,守长沙御太平军,防守八十余日。后调抚山东,以忤胜保革职,戍军台。逾年释回。官至云贵总督。谥惠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