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曹元用

曹元用

【生卒】:1268—1330

【介绍】:

元汶上人,字子贞,号超然。幼嗜学,读书常达通宵。始为镇江路学正,以阎复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中书省右司掾,与元明善、张养浩号为“三俊”。英宗时,累官翰林待制,升直学士。至治三年,铁失在上都杀英宗,其党召两院学士北上,元用独不行。铁失败,人皆称其有先见之明。泰定帝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兼经筵官。预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奉旨纂集法令为《通制》,译《贞观政要》为蒙古文。凡大制诰,多出其手。卒谥文献。有《超然集》。(⊙)

曹元忠(?-967) 五代时人。曹义金子。后晋高祖天福中,为瓜州刺史。出帝开运二年,兄曹元深卒,代为沙州留后。寻为归义军节度使。宋太祖开宝初,自称敦煌王。寻又称西平王。在位二十二年,崇信佛教,广修功德,频开窟龛,广印佛像。


【生卒】:?——1329

字子贞,世居阿城,后徙汶上(今山东汶上)。初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与清河元明善、济南张养浩,号为三俊。延祐六年(1319)为太常礼仪院经历。后为翰林侍讲学士。预修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又奉旨纂集甲令为《通制》,译唐《贞观政要》为国语。卒。追封东平郡公,谥文献。有诗文四十卷,号《超然集》。


【生卒】:1268—1330

【介绍】:

元汶上人,字子贞,号超然。幼嗜学,读书常达通宵。始为镇江路学正,以阎复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转中书省右司掾,与元明善、张养浩号为“三俊”。英宗时,累官翰林待制,升直学士。至治三年,铁失在上都杀英宗,其党召两院学士北上,元用独不行。铁失败,人皆称其有先见之明。泰定帝时官至翰林侍讲学士,兼经筵官。预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奉旨纂集法令为《通制》,译《贞观政要》为蒙古文。凡大制诰,多出其手。卒谥文献。有《超然集》。(⊙)

曹元忠(?-967) 五代时人。曹义金子。后晋高祖天福中,为瓜州刺史。出帝开运二年,兄曹元深卒,代为沙州留后。寻为归义军节度使。宋太祖开宝初,自称敦煌王。寻又称西平王。在位二十二年,崇信佛教,广修功德,频开窟龛,广印佛像。


猜你喜欢

  • 孙钦

    【生卒】:?—1127【介绍】:宋武冈人。徽宗宣和间,洞獠仇杀,钦挺身往谕,即听命。郡守以闻,徽宗嘉之,召见,官以文资。后以武功大夫德州刺史还守乡邦。钦宗靖康末死金人之难。

  • 崔瑑

    【介绍】:唐人。宣宗大中七年,为弘文馆学士,预修《续会要》,成书四十卷,上之。约懿宗咸通初,历吏部员外郎、左司郎中。

  • 胡敬之

    【介绍】:宋吉州吉水人。与欧阳守道讲学于白鹭书院。历任修职郎、沅州录事参军,除淫祠,释冤狱。后以论史弥远被斥。

  • 司马徽亮

    金龙娶太武帝外甥女所生。受冯太后宠爱,袭爵。后以参预穆泰谋叛,除爵。

  • 田仲

    汉初楚人。以“任侠”闻名,喜剑术,有武力,在楚地有很大势力。但仍以父辈之礼敬事朱家,自以为侠行不及朱。(,参见《史记》)【介绍】:西汉楚人。以任侠闻,喜剑,事朱家如父,自以为行弗及。

  • 李良年

    【生卒】:1635—1694【介绍】:清浙江秀水人,字武曾。诸生。与兄李绳远、弟李符并著诗名,时称三李。又与朱彝尊称朱李。诗初学唐人,持格律甚严。古文长于议论。曾举博学鸿儒科,罢归。有《秋锦山房集》。

  • 朱泚

    【生卒】:742-784幽州昌平(今属北京)人。初为朱希彩部将。大历七年受军卒推举,拜幽州卢龙节度使。建中二年因弟滔谋叛唐,受株连,次年免职,以太尉衔留京师。四年,泾原节度姚令言军在长安哗变,德宗亡奉

  • 钱倧

    【生卒】:?-948吴越国王钱佐弟。后晋开运四年(947)弟亡,继王位。在位岁余,大将胡进思发动政变,被废,弟俶立为王。(,参见《新五代史》)

  • 马元熙

    字长明,敬德子。少传父业,兼学词藻。北齐末为后主子讲《孝经》。隋开皇中,为秦王文学。(,参见《北史》)【介绍】:北齐河间人,字长明。马敬德子。少传父业,兼事文藻。以通直郎待诏文林馆。后主(高纬)武平中

  • 尚野

    【生卒】:1244—1319【介绍】:元保定人,迁满城,字文蔚。文词典雅。世祖至元十八年,被征为国史院编修官。出为汝州判官,廉介有为。迁南阳县尹,决狱无留滞。成宗大德间为国子博士,大建学舍,以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