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殷琰

殷琰

【生卒】:415—473

【介绍】:

南朝宋陈郡长平人,字敬珉。殷孝祖族子。寡嗜欲,熟谙前世掌故。少为文帝所知,见遇与琅邪王景文相埒。前废帝永光元年,累迁黄门侍郎,出为山阴王刘休祐右军长史,南梁郡太守。晋安王刘子勋反,以琰为豫州刺史。明帝知琰受制于杜叔宝等,本无反心,宥罪劝降。子勋败,琰乃降。终官少府,加给事中。


【生卒】:415—473

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北)人。初为江夏王刘义恭征北行参军,累迁至豫州刺史。宋明帝时,晋安王刘子勋反,他为部属所挟,起兵响应,坚守城池近一年,晋安王失败,始降。后复官至少府,后废帝元徽元年卒。(,参见《南史》)


【生卒】:415—473

【介绍】:

南朝宋陈郡长平人,字敬珉。殷孝祖族子。寡嗜欲,熟谙前世掌故。少为文帝所知,见遇与琅邪王景文相埒。前废帝永光元年,累迁黄门侍郎,出为山阴王刘休祐右军长史,南梁郡太守。晋安王刘子勋反,以琰为豫州刺史。明帝知琰受制于杜叔宝等,本无反心,宥罪劝降。子勋败,琰乃降。终官少府,加给事中。


【生卒】:415—473

陈郡长平(今河南西华北)人。初为江夏王刘义恭征北行参军,累迁至豫州刺史。宋明帝时,晋安王刘子勋反,他为部属所挟,起兵响应,坚守城池近一年,晋安王失败,始降。后复官至少府,后废帝元徽元年卒。(,参见《南史》)


【生卒】:415—473

【介绍】:

南朝宋陈郡长平人,字敬珉。殷孝祖族子。寡嗜欲,熟谙前世掌故。少为文帝所知,见遇与琅邪王景文相埒。前废帝永光元年,累迁黄门侍郎,出为山阴王刘休祐右军长史,南梁郡太守。晋安王刘子勋反,以琰为豫州刺史。明帝知琰受制于杜叔宝等,本无反心,宥罪劝降。子勋败,琰乃降。终官少府,加给事中。


猜你喜欢

  • 唐高祖万贵妃

    楚王智云母。性恭顺,得高祖宠信,后授楚国太妃。(,参见《新唐书》)

  • 边韶

    字孝先,陈留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桓帝时历官临颍侯相、太中大夫、北地太守、尚书令等职。以文章知名,有弟子数百人。才思敏捷,能言善辩。著有诗、赋、碑、铭各体文十五篇。【介绍】:东汉陈留浚仪人,字孝先。以

  • 查继超

    【介绍】:清浙江海宁人,字随庵。康熙间辑有《词学全书》。

  • 丁积

    字彦诚,宁都(今属江西)人。成化十四年(1478)进士。授新会知县。曾从师陈献章。为政,主爱民,抑制豪门大族,兴教化,变民俗。杜绝苛役“当月钱”,毁淫祠。为祈雨得病卒。部民聚哭于途。【生卒】:1446

  • 孔琳之

    【生卒】:369—423字彦琳,会稽山阳(今浙江绍兴)人。初辟为本国常侍,桓玄辅政时为西閤祭酒,谏阻桓玄废钱用谷帛及复肉刑。后为刘裕长史,随从北伐,累迁至御史中丞。秉公执法,弹劾尚书令徐羡之,百官不敢

  • 田畴

    【生卒】:169—214【介绍】:东汉末右北平无终人,字子泰。初为刘虞从事。虞死,率众入徐无山,数年间众至五千余家。汉献帝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署司空户曹掾,拜蓨令,为向导,论功行封,固让,拜议郎

  • 黄亘

    炀帝时名匠。何稠有所设计,先令亘立样。官至朝散大夫。(,参见《北史》)【介绍】:隋人。与弟黄衮均有巧思。炀帝时令兄弟值少府将作。时改创多务,亘、衮兄弟常参典其事,所为,工人皆称善。亘官至朝散大夫。

  • 张文虎

    【生卒】:?—1303【介绍】:元平江路嘉定人,字山云。张瑄子。世祖至元十五年授管军总把,二十一年迁管军千户,督饷输京师,得帝嘉奖。累官为庆元路总管兼海运万户,迁湖广参政。成宗大德间改江浙,领江淮财赋

  • 郑履淳

    【介绍】:明浙江海盐人,字叔初。郑晓子。嘉靖四十年进士。除刑部主事,迁尚宝丞。隆庆三年,上疏言事,忤帝,杖一百,下狱数月,获释为民。神宗立,起光禄少卿,卒。有《郑端简年谱》、《衡门集》。

  • 陆耀遹

    【生卒】:1774—1836【介绍】:清江苏武进人,字绍闻,号劭文。县学生。工诗,喜金石,搜辑摹拓,所得甚富。尝客陕西巡抚幕。道光间,官阜宁教谕。有《续金石萃编》、《双白燕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