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辩
【介绍】:
南北朝时北魏僧人。范阳人,俗姓田。天性疏朗,才术高超。初住北台,后随南迁。孝文帝尝召见之。时有《大法尊王经》盛行于世,辩执读知伪,集而焚之。有《维摩经注释》等。
【介绍】:
南北朝时北魏僧人。范阳人,俗姓田。天性疏朗,才术高超。初住北台,后随南迁。孝文帝尝召见之。时有《大法尊王经》盛行于世,辩执读知伪,集而焚之。有《维摩经注释》等。
【介绍】:五代时应州人。梁汉璋弟。以善用槊名于时。后唐明宗天成中,为魏府效节军使。攻定州王都,所部首入其城,得都及蕃将名马数驷,范延光欲其骏者,汉瑭不诺,后被杀。
【生卒】:1688—1755【介绍】:清圣祖十四子,与世宗同母。世宗即位后改允禵。康熙四十八年,封贝子。五十七年,授抚远大将军,出师讨策妄阿喇布坦。临行,圣祖御太和殿授印。世宗即位后召还。雍正元年,封
【生卒】:2—58【介绍】:东汉南阳新野人,字仲华。少游学长安,与刘秀亲善。新莽末从刘秀镇压铜马军。劝秀以河北为基地,收民心,待机取天下,得信任。又以前将军破刘玄之将王匡、成丹等。光武帝即位,拜大司徒
【介绍】:唐人。玄宗开元二十一年,任安西四镇节度使。在镇八年,守边御敌,与突骑施攻战三年,颇有功绩。二十八年,迁平卢节度使。二十九年,迁幽州节度使。
【生卒】:1602——1645字宪之,大兴(今北京)人。崇祯初进士。授西安府推官。以讨“贼”功,累升为右佥都御史。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神。廉洁守信,与下同甘共苦,能得将士效死力。曾在安庆、池洲等地
【介绍】:宋光州固始人。祖王彦英、父王仁侃挈族入高丽,曾相继执国政。年十八岁,以外国生宾贡入太学。太宗淳化三年进士。授雍丘尉,通判筠州,知抚州。治抚州豪民李甲、饶英罪,州里肃然。累迁河北转运使,案治章
【介绍】:清湖南黔阳人,字用九。乾隆四十五年举人。主龙标书院十一年,教以笃行为先,穷经为本。尝纂修《黔阳县志》及与修《郡志》。后任华容教谕。卒年七十五。有《浙溪诗文集》。
处州丽水(今属浙江)人。金兵再犯京师,朝廷募勇士以蜡书令南京总管司调兵往援,缓以忠翊郎应募,乃刲股藏书,缒下城南壁,为金巡逻骑兵擒获,不降而死。【介绍】:宋处州丽水人,一云武义人。钦宗靖康中金人再犯京
平子。数犯法。隋文帝时不得职务。炀帝时为渤海郡主簿,恣行贪污,郡民怨苦不堪。后被王世充诛杀。(,参见《北史》)【介绍】:隋代郡人。长孙平子。性轻狡好利,屡犯法。上以其不才,使出为渤海郡主簿。时属炀帝季
【生卒】:?-254刘馥子。曹魏时期历官庐江太守、尚书、河南尹、镇北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崇儒行仁政,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加强防守。【生卒】:?—254【介绍】:三国魏沛国相人。刘馥子。魏文帝黄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