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581?—682【介绍】:华原(今陕西耀县)人。自云隋开皇元年(581)生,新、旧《唐书》则谓其北周时已隐太白山,存疑。精百家之说,好阴阳佛老之论,以医学著称,唐太宗屡召不应。后居鄱阳公主邑
律诗拗句的一种。指出句为平仄脚(即“仄仄平平仄”或“平平仄仄平平仄”)的句式中,五言诗第三字、七言诗第五字应用平声字而改仄声,是为小拗。对于小拗,其对句五言诗第三字,七言诗第五字可以用平声补救,如杜甫
指嵇康的《养生论》。嵇康曾著《养生论》,主张“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又呼息吐纳,服食养神,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后因以“中散论”泛指养生之道。高适《
相传东汉书法家张芝在池边练字,日久天长,池水都变黑了。见《后汉书·张奂传》李贤注引南朝宋王愔《文志》。晋书法家王羲之也有相类的传说。后用“墨池”指练习书法。权德舆《马秀才草书歌》:“犹轻昔日墨池学,未
堤名。在今湖北襄阳。《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襄阳乐一》:“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唐诗中多以“大堤”为出美女或艳妓的地方。罗虬《比红儿诗》之八一:“能将一笑使人迷,花艳何须上
叶嘉莹著。《秋兴八首》为杜甫后期的一组七言律诗,最能代表诗人七律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最能体现其“晚节渐于诗律细”的创作精神,而前人品评论述也最为浩繁。故叶氏于港、台及海外广事征搜,得历代评注杜诗专著
清金圣叹撰。见《唱经堂杜诗解》。
合集。一作《唐诗十三家》。唐姚合等著。清刘云份编。十五卷。此书专选姚合、周贺、戎昱、唐球、沈亚之、储嗣宗、曹邺、姚鹄、邵谒、韩偓、林宽、孟贯、伍乔十三家诗,可见其于唐诗甚重中晚。除周贺、姚鹄、孟贯外,
吴钢、张天池、刘光汉补注。三秦出版社1987年12月版。全书选注刘禹锡诗、赋、文共160篇,每篇先简要说明,交代写作时、地、本事、背景等。后详加注释,并予串讲。校记随注文列入。
“桃花源”的省称。后亦泛指隐居胜境或欢聚之所。钱起《酬王维春夜竹亭赠别》:“今宵竹林下,谁觉花源远。”参见“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