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刘禹锡《望夫石》末二句。写望夫而化为石,而望的姿态未变,与当时初望一样,表现感情的专一与真挚。而刘禹锡此时对朝廷的一片忠心,正如望夫石一样。二句寄托了作者渴望归京的心情。
又称“三平切脚”、“下三连”。指诗句末尾三字都是平声。三平调是古体诗三字尾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古诗中应用最广,有的甚至全篇用三平调,如元稹《周先生》。三平调是古体诗的句式,近体诗中是不允许的,如有,则上
指灭宗绝嗣。《左传·宣公四年》载,楚国令尹子文系若敖氏后代,其弟子良生儿子越椒。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子良不同意。子文临死时聚其族人,泣曰:“鬼犹求食,
清胡以梅撰。以梅字燮亭,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约生活于清康熙年间。清初唐七律选本甚为盛行,此亦一种。全书共六十卷,选唐人七律约2400首,几占《全唐诗》七律总数四分之一。对于初、盛唐之粗疏肤浅失律意者
唐殷璠编。殷璠,润州曲阿(今江苏丹阳)人,玄宗开元、天宝间处士。另编有《丹阳集》。《河岳英灵集》原分上、下二卷,明以后通行本则分上、中、下三卷。选录玄宗开元二年(714)至天宝十二载(753)间自常建
尹贤编选。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初版。本书精选了唐代86位诗人的194首绝句,多为名家名篇,颇具代表性。诗前先简介作者生平,每首诗后都有详细注释和对其思想性、艺术性的简要说明。本书通俗易懂,是一
【生卒】:922—982【介绍】:五代文学家、史学家。字齐物。祖籍并州祁县(今属山西)。后汉乾祐元年(948)状元及第。授秘书郎。后周时,累迁翰林学士、户部侍郎。显德元年(954)拜中书侍郎、平章事。
谓天体运行昼夜不息。语出《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后用以咏天体运行或喻帝王出行。鲍溶《忆郊天》:“六龙日驭天行健,神母呈图地道光。”
【介绍】:五代诗人。字朝宗。连州(今属广东)人。生卒年不详。诗效李长吉,与邓洵美、黄匪躬同时且齐名。有《蘖川诗集》,未见著录,不传。《全唐诗补编》存诗四联。事迹见《粤诗搜逸》卷一。
诗歌风格。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谓“以时而论”有“大历体”,指“大历十才子之诗”,当谓其诗歌风格。十子之诗,多近体酬和赠送之作,有流连光景、粉饰现实者,也有感慨时世和个人遭遇者,艺术上追求清空闲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