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头节

头节

汉语诗歌在节奏上每两个音为一顿,我们称为一节,这样五言诗便有两个双音的节和最末一字独成的单音的节,七言诗便有三个双音的节和最末一字独成的单音的节。我们把七言诗每句的第一、二字称顶节;五言诗每句的第一、二字,七言诗每句的第三、四字称头节;五言诗每句第三、四字,七言诗每句第五、六字称腹节;五言诗每句第五字,七言诗每句第七字称脚节。参见“节”。

猜你喜欢

  • 释岸

    【生卒】:606—685【介绍】:一作惟岸,并州交城(今属山西)人。初唐净土宗僧。《宋高僧传》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存诗偈1首。

  • 平明

    黎明。李白《赠郭将军》:“平明拂剑朝天去,薄暮垂鞭醉酒归。”

  • 徐之才

    【介绍】:东魏、北齐之际人。丹阳(今属江苏)人。初仕梁,后奔北魏,历仕东魏、北齐,官至尚书左仆射、尚书令,封西阳郡王。卒年80,谥文明。《全唐诗》误收其《下山逢故夫》诗1首,列于世次爵里无考作者类。

  • 梁知微

    【介绍】:行六。中宗嗣圣初(684)进士。开元间历任潭州刺史、苏州刺史、江东采访使。有诗与张说相酬唱。《全唐诗》存诗1首。

  • 早发昌平岛

    【介绍】:沈佺期作。见《早发平昌岛》。

  • 三语掾

    晋阮瞻见司徒王戎,王戎问曰:“圣人贵名教,老庄明自然,其旨同异?”阮瞻以“将无同”三字答之,王戎即辟之为掾属,时人称阮瞻为“三语掾”。见《晋书·阮瞻传》。后因以“三语掾”为幕僚的美称。刘商《杂言同豆卢

  • 燥湿弦

    本指随天气湿燥变化而调整琴瑟的徽柱。后用以比喻善于随机应变。亦指技艺娴熟。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律比昆仑竹,音知燥湿弦。”

  • 唐代诗歌

    ①王士菁著。作家出版社1964年出版。20.6万字。该书是一部介绍唐诗发展概况的专著。除“引言”与“结束语”外,全书主要分“初唐诗坛”、“李白和杜甫以及其他的盛唐诗人”、“中唐和晚唐诗人”三部分,对唐

  •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介绍】: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末二句。谓怎么能得到万丈长的大皮袄,把整个洛阳城都盖起来(使全城人不受饥寒)。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的崇高思想,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同一境界。

  • 吴巩

    【介绍】:唐代诗人。新安(治今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吴少微子。登才高未达、沉迹下僚科,历仕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并内供奉。玄宗开元十三年(725),任中书舍人,十八年(730),为集贤院学士,考校书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