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西山经》载:黄帝杀鼓、钦鹀于钟山,二神化为鹗与鸟,鸣声如鹄。见之则预示兵、旱之灾。后作咏兵、旱之灾的典实。吴融《绵竹山四十韵》:“但乐濠梁鱼,岂怨钟山鹄。”
【介绍】:王维作。诗为作者晨起等待朝参时所作。诗人面对衰老之颜,触发了久居下僚,不得重用的思想苦闷。诗中或写肃杀之景,映衬华发颓颜,或以丽服朱灯与苍老之颜形成反衬,都较好地表达了迟暮而又无奈的心境。
【介绍】:唐代文学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德宗时人。贞元十七年(801)进士及第。《全唐诗》存诗一首,《全唐文》存赋一篇。事迹见《登科记考》卷一五。
【介绍】:字元素,五代、宋初人。隐于衡山,与逸人任鹄、王正己、陆蟾、王元等皆一时名士,为诗相善。终生不仕。约卒于宋雍熙(984—987)年间,《十国春秋》有传。融工诗,为时所称。《全唐诗》存诗6首3联
【介绍】:见梁藻。
邹,指西汉邹阳。邹阳为梁孝王门客时,被谗下狱,在狱中上书梁王申冤,因而获释。事见《史记·邹阳列传》。后因以“邹书”为上书鸣冤之典,柳宗元《弘农公以硕德伟才屈于诬枉左官三岁复为大僚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
得志;满意。钱起《送陈供奉恩敕放归觐省》:“得意今如此,清光不可攀。”贯休《寄天台道友》:“仙有遗踪在,人还得意无?”
【介绍】:①(全)王昌龄作。长歌行,系乐府旧题。诗写诗人对生命短暂、功名难就的感叹和及时行乐的思想。唐汝询《唐诗解》曰:“此哀人寿命劝行乐也。蒿草白杨,四顾萧索,谁知我之怀抱乎?观同袍之衰老,则知吾生
【生卒】:?~895【介绍】:俗姓史,魏州馆陶(今属河北)人。临济义玄弟子,后居鄂州灌溪,故世呼灌溪和尚。《景德传灯录》有传。《全唐诗补编·续拾》收诗偈1首。
萧洒悠闲。顾况《山居即事》:“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