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蓝田县城东王顺山。分上下两院。上寺在悟真峪内西山崖上,竹林葱翠,俗称竹林寺。下寺在悟真峪口外蓝水南岸。为隋建古刹,唐代重修扩建,规模极大。白居易在此连游五昼夜,犹不忍离去。有《游悟真寺诗》以寄
【介绍】:陈陶作。诗写边塞征战,闺中怨思。第二首尤为传诵。诗深刻地揭露了战争的残酷性以及战争给广大妇女带来的悲惨命运。特别是“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二句,战士已化白骨,妻子却还在闺中春梦里情
【介绍】:唐代小说家。生卒年、籍贯不详。开成二年(837),为驾部员外郎,分司东都,与裴度、白居易等游宴唱和。历户部、考功郎中等。大中二年(848),任大理卿,与魏扶等上言李德裕冤杀李绅。曾为卢纶撰墓
【介绍】:杜甫作。诗题一作《闻官军收两河》。官军,即唐军。宝应元年(762)冬十月,唐军屡破史朝义兵,收复东京洛阳及河阳,伪邺郡节度使以相、卫、洛、邢四州降,伪恒阳节度使张忠志以赵、恒、深、定、易五州
【介绍】:后梁开平二年(908)进士。南唐时隐居庐山。诗人黄损、熊皎、虚中曾师事之。齐己有“为儒老双鬓,勤苦竟何如。四海方磨剑,空山自读书”(《贻庐岳陈沆秀才》)颂其操守。《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3联
即湖南衡山云密峰上的岣嵝碑。其碑凡七十七字,似缪篆,又似符篆,传为夏禹治水时所刻,故称。韩愈《岣嵝山》:“岣嵝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原碑已佚,今绍兴、昆明、成都、西安等地存者为摹刻。
【介绍】:刘长卿作。春草宫,隋炀帝于扬州所建行宫之一。这是一首悼古伤今之作,当写于大历三年(768)至五年任职扬州时。诗中描绘前朝宫殿倒塌荒废、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表达了对昔日大唐帝国繁盛局面的追忆和
水名。在今浙江兰溪市。为钱塘江上游一段,兰溪以下即为富春江。杜牧《兰溪》:“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
【介绍】:五代南唐庐陵县宰。余不详。《全唐诗》存《题杨克俭池馆》诗1首。
合集。唐王维、裴迪撰。辋川山谷,在今陕西蓝田县南峣山山口,山水清幽,谷口山高路狭,地势险峻。谷中村野相望,桑麻肥饶,山峦掩映,峰奇景美,王维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后隐居于此。与同居此地的裴迪为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