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传统诗歌声病说八病之一。指上句的第一、二字分别与下句的第一、二字同声。如古诗:“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今”、“欢”俱平声,“日”、“乐”俱入声,为平头。今人蒋绍愚认为平头主要是对上下句的第二字
【介绍】:储光羲作。一作《蔷薇篇》。本篇为蔷薇写照,但却未从正面夸饰蔷薇花的美丽,而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以莺不畏人,彩蝶翻飞写物对蔷薇的依恋,以少女不惧棘刺采摘花朵写人对蔷薇的喜爱,以葡萄架下、杨柳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后因用作访友或思念友人
【生卒】:?—805【介绍】:唐代散文家、文论家。字敬叔。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柳芳子,柳宗元族祖(一说同辈,误)。世为史官。代宗时与其父并居集贤院。历右补阙、史馆修撰。建中元年(780)坐善刘晏
【介绍】:张又新作。此诗写乘船扬帆波浪起伏的大海时的感受。海浪时为深谷,时为山陵,船行其中,翻覆颠簸,正如人世间的沧桑变幻。该诗具有很强的哲理性。
《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后用为善射之典。唐人也常用以喻科举中第。刘商《赋得射雉歌送杨协律表弟赴婚期》:“六艺从师得机要,百发穿杨含绝妙。”贯休《送
【生卒】:681—743【介绍】:字焕之(一作涣之),绛州稷山(今属山西)人。八岁中童子举。弱冠授秘书省正字,俄补相王府典签。开元初,任长安令。历官济州、宣州、冀州刺史,入为户部侍郎,迁京兆尹。所到之
【介绍】:①(全)高适作。诗写作者客居淇上时的寂寞、悒郁情怀和壮志难酬、请缨无路的慨叹。该诗以春日美景反衬心中悲情,委婉曲折,含蓄有味。②(全)姚合作。这是诗人休官家居后萧索心情的写照。虽在闹市,却门
战国时,齐国孟尝君田文门下养食客数千人,饭食一律相同。有一客怀疑自己的饭食与他人不同,辍食辞去,孟尝君持饭与他相比,客见后羞愧自杀。事见《史记·孟尝君列传》。后因以“田文比饭”为平等善待门客的典故。李
唐宫殿名,在大明宫紫宸殿后。戴叔伦《晓闻长乐钟声》:“已启蓬莱殿,初朝鸳鹭群。”王涯《汉苑行》:“蓬莱殿后花如锦,紫阁阶前雪未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