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知识>历史百科>诗词百科>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

杜诗双声叠韵谱括略

清周春撰。凡八卷。是书始撰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乾隆四十八年最后定稿。其自序云:“此书凡五易稿,因太繁芜,改创括略,复两易稿,阅二十有五年而成书。”足见其治杜用力之勤。该书前七卷论杜诗双声叠韵及有关声律,后一卷杂论杜诗,涉及颇广,有类诗话。杜甫诗集自宋迄清,专书论著不下二百种,而专以声韵论述者仅此一书,故自序云:“杜集之编自樊润州始也,杜之有注自赵次公始也,杜之有评自刘须溪始也。”“而以杜诗之双声叠韵创为一书,则自此始”,其实不仅从周氏始,而后亦无来者。其独辟蹊径首创之功诚不可没,然其将双声叠韵细分为十二格,以杜诗相比附,殊觉繁琐牵合。但以此角度考辨杜诗异文,却极具参考价值。于诗歌音韵联系诗家详尽论证,亦为一创新。是书有乾隆五十四年(1715)初刻本、嘉庆元年(1796)刻本、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及日本吉川幸次郎编辑之《杜诗又丛》本。

猜你喜欢

  • 斗牛光

    斗牛:斗宿和牛宿。二十八宿之二宿。相传晋代张华见豫章地面有紫气上冲斗牛二宿,认为是宝剑之气,乃使雷焕为丰城令,雷焕果于其地掘得龙泉、太阿二剑。权德舆《丰城剑池驿感题》:“向非张茂先,孰辨斗牛光。”

  • 赋韵

    即分韵。指作诗时先规定若干字为韵,各人分拈,依拈得字韵作诗。宋洪迈《容斋随笔·作诗先赋韵》:“南朝人作诗多先赋韵。”

  • 徐关

    古地名。故址在今山东省淄川西。杜甫《送舍弟颖赴齐州三首》之一:“岷岭南蛮北,徐关东海西。”

  • 骊珠

    传说中从深渊里的骊龙颔下取得的宝珠。见《庄子·列御寇》。后常以喻珍贵的人才。陈子昂《酬李参军崇嗣旅馆见赠》:“宝剑终应出,骊珠会见珍。”

  • 云母竹

    竹名。相传产于安徽省凤阳县云母山,因其皮色与云母石相似,故名。皮日休《洛中寒食二首》之二:“洛水万年云母竹,汉陵千载野棠花。”

  • 欲似

    好像。王梵志《遥看世间人》:“欲似养儿毡,回干且就湿。”

  • 江妃

    【介绍】:据无名氏《梅妃传》载,妃名采蘋,泉州莆田(今属福建)人。开元中,高力士选入宫中,甚得玄宗宠爱。妃善属文,自比谢道韫,性喜梅,所居悉植梅花,玄宗戏名曰“梅妃”。杨玉环入宫后,采蘋渐失宠,被迁于

  • 獬豸

    古代传说中的异兽。一角,能辨曲直,见人相斗,则以角触邪恶无理者。古代取以为御史等执法官的冠制。权德舆《省中春晚忽忆江南旧居戏书所怀因寄两浙亲故杂言》:“前年冠獬豸,戎府随宾介。”亦用以代称御史等执法官

  • 康成

    东汉经学大师郑玄的字。郑愔《哭郎著作》:“诗礼康成学,文章贾谊才。”参见“郑玄”。

  • 高掌

    山峰名。华山东侧的仙人掌峰。李世民《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秋露凝高掌,朝光上翠微。”